贾中兵读《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心得体会白道口二中贾中兵近日,读了海门新教育研究中心编著的《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颇多感慨,在此我来简单谈一些自己的感受。一、最有感触的一句话读代序中朱永新在20XX年新教育海门开放周上的讲话“让教室成为师生幸福的源泉”中引用圣严法师的话“做,就好了”,我很有触动,四个字,道出了人生真谛。我不禁想到鲁迅的《故乡》结尾。“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理想的实现关键在于有没有人去追求,有人去追求,有更多的人去追求就有希望,没有人去追求,或者只有极少的人去追求,就没有或没有更大的希望。新教育的工作者们走出了自己的路,正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自己的理想。身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该加入他们。记住这句话:做,就好了。从点滴做起,从可以做到的做起。如在“同读一本书”活动中,老师应实实在在地与学生同读,在每周的语文课中抽出一节课与学生交流即“读书交流课”,或在每节上课前与学生同读某篇文章的精彩之处。从《读者》《智慧》等杂志开始,从一句话、一个笑话、一则小故事入手,激起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坚持带上一段时间,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行动,同时培养“读书小助手”。接着按规定时间、规定任务、规定形式完成。设计表格或其他形式来实现对内容的展示,最后让孩子们慢慢养成习惯,使之规范化、常态化。二、最感动的故事读XX县区下余初中“丑小鸭班”叙事“我们共同成长”中我被一个故事——《牵蜗牛去散步》深深感动了。它更让我感到深深地内疚。是的,诚如故事中所说对很多学生我们都是没有耐性的。越是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我们越要沉住气。昨天做不好,今天继续做,继续引导他,明天也不放弃。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他成长的花期的,这朵花虽然开得缓慢,但定会开出第1页共14页一朵美丽的花。其实,我也想牵着蜗牛散步,也想让蜗牛牵我去散步,如果每个老师都能做到在每个班上牵上一两只蜗牛,带他们去散步,闻闻路上的花香,听听路上的鸟鸣,看看满天的星星,我坚信,这些蜗牛定能如迟开的花蕾在某一天悄然开放,芬芳满园。终有一天,大家会发现人间一切的美好。三、最值得深思的一些片段朱永新教授指出。“每个孩子每天早晨期待着到教室,不知道今天老师又带来什么新的东西,一天的时间真的是非常短暂,这就是完美教室。当然,要做到这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是靠完美的课程来构成的,不仅是靠仪式、靠活动、靠庆典。同时,课程的目的是指向生命的,教育的最高使命是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最大的张扬、最大的成长。”百合班的孩子很幸福,百合班的老师很幸福,这种幸福源于老师根据孩子生命成长的需要,创设了“梦想课程”“书香课程”“学习课程”“生活课程”“爱的课程”等等。百合班的孩子生活的每一个阶段都与梦想相伴,与经典相随;百合班的孩子会读书,会学习,会生活,会爱就是得益于以上课程的开发。所以,请相信自己,相信岁月,总有一天,中国会创造出更多的“第五十六号教室”。朱永新教授指出。一个教室,一个生活于同一个教室中的人,应该是一群有着共同梦想,遵守能够实现那个共同梦想的卓越标准的同志者。他们彼此为对方的生命祝福,彼此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珍重,彼此作出承诺,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教室,共同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我明白教室不应该只是知识的灌输地,应该是一个经典世界的熏陶场、磁性场。更是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任何人都可以获得成长,它是师生共同生活栖居的家园。决定一间教室的,不是教室的好坏,而是谁站在教室里,关注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关注特殊家庭的孩子,守住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谁都想完美,但完美没有一个终点,正如许新海博士所说“完美永远是一种朝向”,亦如朱永新教授所说“做,就对第2页共14页了。”让我们一起朝向完美的前行,在新教育同仁的相互鼓励与共同行动下,努力探索谱写新的篇章。20XX.3.20第二篇: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介绍《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前段时间细细品味了《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这本书,我一直在思考,教室是什么。对老师来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