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世界级工厂的文化:从5S起步5S的含义5S管理"的思路非常简单朴素,它针对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日常行为方面提出要求,倡导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员工都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工作质量的目的。5S分别是日文的第一个字母,它们的含义是:整理(Seiri):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现场不放置任何非必需品。整顿(Seiton):将必需品放于任何人都能取到的位置,使寻找时间为零。清扫(Seiso):使工作现场干净清洁,将设备保养得干净完好。清洁(Seiketsu):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标准化、制度化。素养(Shitshke):养成良好的习惯,即养成具有高效率和安全意识的习惯。→我国人民为什么勤劳却不富有?这个话题近年来深深地困扰着我们。专家学者,特别是经济学家,从很多方面做出了解释。比如,有人认为那是因为制度和机制不完善,导致市场交易成本过高,进而导致人们停止交易、不愿投资。作为一名制造业人士,我有另一种解释:我国人民的辛勤和汗水之所以没有换来梦寐以求的富裕,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们的生产效率仍然十分低下。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200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说,我国目前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4.38%,日本的4%,德国的5%多一点。也就是说,这些发达国家的人均产出,相当于我国20多个人的产出之和。在我们相对发达的制造业,差距也甚为显著。以汽车业为例,2002年我国东风汽车公司的劳动生产率为人均3辆车,而早在1993年,日本丰田公司已经达到人均33辆。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如果按照生产率来定工资,那么我国人均工资是发达国家的3.3%~4%也不足为奇了。然而,即使是这种建立在劳动力低廉之上的辛勤优势,在最近一两年来也开始面临无法持续之忧。劳动法规的日益完善,让很多企业开始感到劳动力成本的压力;近邻更低的劳动力成本,大大削弱了很多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人民币的升值,也让很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受到影响。既然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丧失已成定局,我们拿什么来捍卫我们的制造业?我的药方很简单:从大幅度提高我们的效率做起。倘若我们拥有一大批效率一流的世界级工厂,工人们能以一当十,那么就有可能构建出基于效率的新的竞争优势。世界级工厂的共同之处我访问过无数工厂,有很多是世界级的工厂,其中包括一家丰田系日本企业。这家工厂有着世界级的制造水平,可出人意料的是,它不仅外观有些破陋,而且设备相当陈旧。社长介绍说,他们的厂房是二战后建造的,生产设备大多已经用了好几十年。车间内,机器上到处都是员工建立的各种颜色的维护、防错和快速切换装置及标志。每一位工人正按着固定的节拍,操作着5至7台功能不同的机器,高效率生产着世界一流的产品。庞大的厂房内紧密安排着机器、少量库存、工人以及物流通道,没有任何不必要的物品,也见不到成堆的在制品。每20分钟就有物流工送来生产计划(看板)和相应原材料,并取走已完成产品。显眼处的安灯(Andon)系统,清楚地表示着客户需求的节拍、完成状况以及各工序的生产状况。偶尔绿灯会变为灰黄灯,表示出了问题,但几秒钟内现场管理人员就会出现在黄灯指示的工序旁,和操作人员一起解决问题。通常只要1~2分钟,黄灯就会变回绿灯。工厂内所有的人、机器、原材料及成品,都在以客户的需求为节拍井然有序地流动着,就像一曲令人赏心悦目的交响乐。在参观过程中,社长熟悉地介绍着个个有员工提出并完成的改善点。那些员工因工作无法回应,但脸上荡漾着笑容,眼中充满了自豪。再问一下这家工厂的生产指标,我不得不暗暗佩服。它的生产率、质量、成本、交付水平、安全健康、环保以及员工士气(用人均合理化建议和人均改善数量来衡量)等关键指标,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这次访问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世界级的工厂,跟厂房高大与否、设备先进与否并无必然的联系。世界级的工厂不取决于外观,而取决于内涵。它的同义词,是最具竞争力的工厂。而最具竞争力,又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产品在成本上最具竞争力;第二,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