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共5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1页第一章緒論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綜觀今日各國,除英、日、美三國外,其餘國家上市公司多為股權集中的型態,而台灣上市公司的股權更是以家族控股為主。近年來,許多的研究也紛紛指出此一現象。、和(1999)調查27個股市發展成熟國家的大型上市公司,其股權有集中的趨勢,且公司的控制股東以家族控股最為普遍。而、和(2000)分析東亞九國2980家上市公司,他們發現超過半數公司的股權結構為家族控股型態,且有三分之二的公司其管理權為控制股東所有,顯示出這些公司管理權和所有權很少分離。、和(2001)指出台灣上市公司有76%為家族控股公司,而家族控股公司中,控制家族成員擔任董事席位比率達59.47%。家族控股公司在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許多研究中指出,當公司經營績效不好時,公司會更換最高主管,而本研究定義的最高主管為董事長與總經理。事實上,讓人十分有興趣的是:當公司決定要更換最高主管時,那麼擁有決策權的控制股東會決定由誰來繼任最高主管呢?什麼樣的決策是對公司會有好的影響呢?本組以財務績效的觀點,將最高主管繼任者依繼任關係分成家族成員、內部人員與外部人員。以家族成員為繼任者的話,家族成員對公司有較深入的了解,而且可以得到控制股東的支持;但是缺點為家族成員的管理能力不確定、年齡又相對較年輕,而且可能會發生特權消費而忽視了公司的利益。至於,內部人員也與家族成員一樣對公司比較了解,所以對於新職務適應期短,而且管理經驗也較家族成員豐富;但內部人員和家族成員一樣可能會出現偏私的行為。而且,同為內部人更換是否真的可以振衰啟弊?如果最高主管聘用外部人員,優點是會給公司帶來較多的改革,缺點是可能會發生組織再造的問題。既然家族成員、內部人員及外部人員繼任最高主管都有不同的優缺點,那麼究竟何者繼任最高主管對公司最好呢?根據和(1999)的研究指出,家族成員繼任高階管理者大多比內部人員(非家族成員)與外部人員年輕且管理能力較不確定,因此對股價有負面影響;反觀,由內部人員或外部人員擔任最高主管,對股價則無明顯負面影響。公司在經營績效差且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時,會傾向由內部人員與外部專業人員來擔任最高主管;除非公司高階管理者多為家族成員,且公司缺乏強大的外部董事,才會由家族成員擔任繼任者。另一方面,、、、和(1998)的研究指出,控制家族對家族成員擔任最高主管有監督作用,因此對公司績效與價值有正面影響。第3页共51页第2页共5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1页因此,控股家族是否將企業傳給其子女?亦或是一個擁有專業知識的外部人員?如何才可使公司的績效良好,便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儘管許多國外文獻均對此一現象提出探討,但其結果卻莫衷一是,且國內鮮少有文獻對此加以分析,因此本研究想要探討不同的最高主管繼任者,市場會給予何種反應?另外,更換最高主管後,公司經營績效真的可以會變好嗎?更換何種類型的最高主管對公司幫助較大?因此,本組研究主題為最高主管繼任關係型態對公司價值與績效的影響。第二節研究問題本研究是要測試以下四個與公司績效和家族控股公司繼任者有關的問題:1.綜合瞭解台灣上市公司最高主管(董事長或總經理)更替與繼任者的現況。本研究將繼任者與控制股東的關係分成家族成員、內部人員(非家族成員)和外部人員三類。2.探討過去績效對最高主管更替的影響。3.探討最高主管(董事長或總經理)更替與繼任關係對公司價值與財務績效的影響。4.探討最高主管繼任者學歷與經歷的不同對股價的影響。第三節研究架構本研究主要探討最高主管(董事長或總經理)繼任關係的不同,對公司價值與績效的影響。首先,利用經濟新報社資料庫、台灣上市公司公開說明書與年報等資料,蒐集1994年1月到2001年2月,最高主管更替公司的資料。其次,利用事件研究法分析繼任關係的不同對股價的反應;再者,探討最高主管更替公司的財務績效。最後,綜合各項實證分析結果,得到結論與後續研究之建議。本研究共分七章,第一章就研究動機與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