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讲点26:要式合同的要式及欠缺要式的后果一、要式合同的要式种类1、书面:合同法上的书面合同;(1)金融机构为贷款人的借款合同;(第197条)(2)六个月以上的租赁合同;(第215条)(3)融资租赁合同;(第238条)(4)建设工程合同;(第275条)(5)技术开发合同;(第330条)(6)技术转让合同;(第342条)2、登记:(1)抵押合同;(担保法第41条)向土地局、林业局、工商局等登记。(2)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转让合同;(专利法第10条,实施细则第14条)向专利局登记。(3)注册商标转让合同;(商标法第39条)向商标局核准登记。3、批准:(1)中外合资经营合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3条)外经贸部门批准。(2)中外合作经营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5条)有关部门批准。4、公证:外国人在中国收养子女的协议;(收养法第21条)二、欠缺法定形式的合同效力1、原则:不成立或无效;2、例外:因履行而治愈;(合同36条)3、其它: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合同215条)串讲点27:合同的解除{约定解除<协议解除双方解除r_约定解除权],合同解除法定解除、一般法定解除'单方解除j—特别法定解除,一般法定解除的适用(合同94条)1、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CD须达到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程度;(2)权利主体:双方均享有解除权;(3)责任:发生方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不负损害赔偿责任,但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A、证明责任;B、及时通知对方;C、不可抗力并非在迟延履行后发生。2、拒绝履行:(1)时间:履行期届满之前;(2)权利主体:非违约方享有解除权;(3)责任:合同解除后,非违约方得要求违约方赔偿损失。3、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仍不履行:(1)迟延履行主要债务:(2)非违约方进行催告:(3)违约方在合理期限内仍不履行;(4)非违约方得解除合同。4、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它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1)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它违约行为:未必是主要债务;(2)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非违约方享有解除权。5、因违约发生的解除权,非违约方一方面得解除合同,另一方面得要求违约方赔偿损失。(合同97条)串讲点28:违约行为体系-明示毁约/预期违约]默示毁约r主观履行不能r不履行{履行不能{客观履行不能违约行为<L拒绝履行迟延履行{迟延给付,实际违约'I迟延受领i不适当履行彳瑕疵给付(包括数量、质量、地点、方式的瑕疵)I加害给付例如:1、甲有房屋一间,租赁给乙,履行期未届满前,甲明确表示将不履行合同,甲为何种违约行为?法律后果如何?2、若履行期届满后,由于甲未尽到必要注意,致房屋被焚毁,致使甲不能履行合同,甲为何种违约行为?法律后果如何?3、若由于不可抗力致房屋被焚毁,甲为何种违约行为?法律后果如何?4、若履行期届满后,甲能够履行而明确拒绝履行,甲为何种违约行为?法律后果如何?5、若甲在交房期限届满后延迟一周交房,甲为何种违约行为?乙能否直接解除合同?6、若乙依合同交付房租而甲无正当理由不予受领,甲为何种违约行为?乙得采取何种救济措施?7、若甲按期交房,但房屋漏雨,甲为何种违约行为?若房屋漏雨严重,致乙无法居住,乙得采取何种救济措施?8、若该房屋因结构问题导致内部坍塌,致乙受伤害,甲为何种违约行为?乙得采取何种救济措施?串讲点29:违约损害赔偿体系损害赔偿金J约定损害赔偿金「惩罚性法定损害赔偿金法定损害赔偿金」「实际损失[补偿性法定损害赔偿金(可得利益损失约定损害赔偿金与法定损害赔偿金;(合同113、114条)约定损害赔偿金为事先计算,法定损害赔偿金为事后计算;二、惩罚性法定损害赔偿金与补偿性法定损害赔偿金;现行法中两处典型的惩罚性法定损害赔偿:1、消法第49条,2、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释第8、9条,三、补偿性法定赔偿的范围:(合同113条第1款)1、实际损失;2、可得利益的损失;3、赔偿范围须受可预见性规则的限制。串讲点30:三金(违约金、法定损害赔偿金、定金)的适用关系思路:两步走;—、确定违约金的数额:在违约金与法定损害赔偿金之间,只能选择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