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三;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图为我国南方某丘陵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3题。1、图中山峰与甲村的相对高差最大值可能为()A、67mB、60mC、64mD、55m2、图中R河流的流向大致是()A、从西南流向东北B、从东流向西C、从西北流向东南D、从南流向北3、该地的植被类型为()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6题。4、下列能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是()①风能②生物能③天然气④核能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④5、山西省的煤炭市场十分广阔,主要是因为()①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②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煤炭需求量大增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6、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A、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次产业的发展B、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D、增加原煤的生产总量,提高经济效益读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分布图,回答7—9题。7、关于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雨林是世界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B、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C、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D、茂密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8、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9、为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而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①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②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④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⑤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措施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下图为某地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完成10—12题。10、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经营B、生态混合型农业C、河西走廊可大面积推广D、自给自足型农业11、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粮食增产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指的是()①不合理灌溉导致水资源日益紧张②过度垦荒导致荒漠化加剧③小农经营使得粮食单产降低④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耕地质量下降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12、关于我国发展有机农业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②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适合多种生产模式③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④科技发达,便于农业技术推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随着工业产出占总产出比重的提高,会有更高比重的人口集聚于城市,与工业化发展形影相伴的是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快速扩张,这些行业的扩张导致更多人力资源直接从一、二“产业部门”转移到第三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下图表示美国城镇化率与三大产业就业结构变化,读图完成13—15题。13、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特点是()A、城市化促进工业化B、工业化晚于城市化C、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D、工业化早于城市化14、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工业化带来人与资本的一次集聚,主要集聚在()A、东北沿海B、五大湖沿岸C、墨西哥湾沿岸D、太平洋沿岸15、城市化2阶段,工业发展衍生出的生产性服务业带来人与资本的二次集聚,其主导工业是()A、技术导向型B、劳动力导向型C、资源密集型D、资金密集型近期,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中心会同沙化监测重点省区的监测负责人、专家,召开了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技术准备研讨会。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将于2019年全面开展。据此完成16—17题。16、为快速了解我国荒漠化现状,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A、RS和GPSB、RS和GISC、GIS和GPSD、RS和VR17、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严重,为防治荒漠化可采取的工程措施是()A、设置草方格沙障B、提高人口素质C、推广节水农业D、封沙育草下图为甲、乙两国示意图,右图为甲国A处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18—20题。18、图示甲乙两国国家均为世界上耕地面积较大的国家,对于两国农业的对比的说法,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