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测控导航考点题号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2、3、7、8、9、10、11、13、14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4、5、6、12、13、14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7·四川资阳高三模考)2016年11月21日,富有四川特色的“熊猫”列车在高架轨道上以60千米时速在成都顺利完成1、4千米线路运行(如图),标志着国内首条空中铁路(简称空铁)试验线全线贯通。空铁属于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德国的纺织业中心乌波塔尔市,拥有世界上首条悬挂式空中列车线,该线建成于1903年,全长13千米多。最初是为了把当地工业原料从鲁尔区运送到乌波塔尔市的各个工厂而兴建的现已成为当地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日运输量达8万人次。据此回答1~3题:1、推测第一条空中列车最初运送的货物是()A、棉花B、铁矿石C、石油D、煤炭2、地铁是大城市中主要在地下修建隧道,铺设轨道,以电动列车运送乘客的公共交通体系。与地铁相比,空铁建设的优点有()①工程量小,造价低②建设周期短,不受地质条件限制③施工对环境影响小,不受地面交通状况影响④以后改建、扩建更容易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3、下列区间最适合发展空铁的是()A、成都内公交车站点之间B、上海—北京C、成都火车东站——成都天府国际机场D、成都—重庆【解析】1、D2、B3、C第1题,由材料“最初是为了把当地工业原料从鲁尔区运送到乌波塔尔市的各个工厂而兴建的”,及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可推断第一条空中列车最初运送的货物是煤炭。第2题,根据材料“在高架轨道上以60千米时速在成都顺利完成1、4千米线路运行”,可知空铁建设工程量小,造价低,以后改建、扩建更容易;但也受地质条件限制,施工受地面交通状况影响,会对周边带来一定的噪声污染。第3题,成都内公交车站点之间距离近,公交站点密集,不适宜建空铁。由于空铁的速度是60千米每小时,所以不适宜长距离运输,所以上海—北京、成都—重庆不适宜发展空铁。地铁和轻轨构成重庆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下图示意重庆市已建成通车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读图,回答4~5题:4、下列关于重庆的轨道交通叙述正确的是()①长江以北轨道线路密度比长江以南密度大,是因为长江以北多平原,长江以南多山地②重庆的轨道交通呈现规则的几何形状③重庆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的正面影响是提高沿线的房地产价值④重庆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的最主要目的是改善交通状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新建轨道交通的沿线最可能出现()A、中心商务区B、居民住宅区C、大型工业区D、城市绿化带【解析】4、C5、B第4题,读图,结合图例,分析商圈的空间分布特点。长江以北商圈分布多,说明重庆市人口和经济中心在长江以北,所以轨道线路长江以北密度更大;图示明显看出重庆的轨道交通并不呈现规则的几何形状,所以可排除①②。第5题,轨道交通属于客运系统,新建轨道交通沿线通达度提高,便于市民出入,最有可能出现居民住宅区。(2017·湖北八校联考)在我国进入“高铁时代”的大背景下,各城市的高铁站建设也方兴未艾,而部分河运却日益衰落。2014年2月26日,中国首条在高原高海拔和戈壁荒漠地区开通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汉江全长1532km,流域涉及6省市,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据此回答6~8题:6、兰州等大城市高铁车站远离主城区,布局在城市核心区的边缘,其主要原因是()A、高铁站用地面积广,郊区地价较低,可大大降低成本B、促进高铁站所在郊区的城市化步伐C、远离主城区,便于旅客集散D、位于城乡结合部方便居民出行7、近代以来,汉江船运不断萎缩,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①新的运输方式的兴起并发展成为主要运输方式②河流落差加大,水流湍急③水库、涵闸和桥梁等工程建设阻碍通航④船舶大型化使干流和下游的部分河段丧失通航能力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④8、兰新高铁沿线修建了长达440km的防风墙防护措施,在一些路段还出现了地上隧道。这些防护措施和隧道的作用是()A、防沙尘暴B、防泥石流C、防动物穿行D、防大风【解析】6、B7、C8、D第6题,高铁站是客运的中转站,把高铁建在城市核心区边缘,主要是考虑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郊区城市化。第7题,运河与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