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测控导航考点题号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2、3、4、5、6、12可持续发展的实践7、8、9、10、11、13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2017·安徽阜阳联考)废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据此回答1~2题:1、以下最不可能是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污染物主要来源的是()A、人类生活污染B、海洋石油的开采B、近海石油的加工D、海洋石油运输2、对海洋沙漠化产生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B、使沿岸地区干旱程度加剧C、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D、更易诱发当地沿海的赤潮【解析】1、A2、D第1题,由材料可知,“海洋沙漠化效应”是海面油膜覆盖造成的,人类生活污染排放的油污较少,所以选A。第2题,赤潮是人类大量排放含N、P等营养废弃物造成的,油污不会导致浮游生物的爆发性繁殖,进而引发赤潮,所以选D。(2017·河北石家庄二模)木里煤田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大面积露天采煤,当地绿色的高山草甸变成了大片黑色和灰白色的深坑,生态环境修复困难。如图示意木里煤田位置。据此回答3~4题:3、木里煤田露天开采导致当地()A、冰川面积快速萎缩B、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C、河流年径流量增加D、草甸生态系统趋于复杂4、木里煤田生态环境修复困难,是由于当地()A、资金不足B、交通不便C、气候恶劣D、氧气缺乏【解析】3、B4、C第3题,露天煤炭开采,会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选项B正确。冰川面积萎缩是气温升高,冰雪大量消融造成的,选项A错误;河流年径流量受河流补给状况影响,选项C错误;草甸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其结果趋向简单,选项D错误。第4题,由材料可知,木里煤田位于祁连山附近,海拔高,气温低,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修复困难,所以选C。(2017·黑龙江绥化)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弃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出现生态赤字,其大小等于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差的绝对值。下图为湟水位置示意图及湟水流域2000~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图。据此回答5~6题:5、湟水流域人均生态赤字的变化趋势是()A、人均耕地生态赤字呈扩大趋势B、人均林地生态赤字呈减小趋势C、人均草地生态赤字呈扩大趋势D、人均水域生态赤字先减小后扩大6、据图推断,湟水流域各项人均生态赤字变化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A、人均耕地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由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土地退化造成的B、人均林地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由过度樵采、过度农垦造成的C、人均草地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过度放牧及草原病虫鼠害造成的D、人均水域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退耕还湖、降水增加造成的【解析】5、C6、C第5题,读材料可知,当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即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差为负值时,才出现生态赤字;其负值的绝对值越大,生态赤字就越大。所以读图可知,人均草地生态赤字呈扩大趋势,人均耕地生态赤字呈减小趋势,人均林地未出现生态赤字。第6题,人均草地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人们传统习惯,以及生活水平提高后增加了对畜牧产品的消费,其次是过度放牧再加上病虫害、鼠害的影响,导致草地退化,沙地面积增多,草地的生产力降低,所以选C。(2017·河南洛阳联考)农村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庭院的空间和各种资源,从事集约化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模式,是一种优化的生态系统模式,该模式由塑料大棚亚系统、沼气池亚系统、猪舍厕所亚系统、庭院园田亚系统和居民组成。如图为我国某地农村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平面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各生态系统产出占总产出百分比)。据此回答7~9题:7、猪舍建在地下沼气池之上并与大棚相通的主要目的是()A、节约庭院地面有限的空间B、防止沼液污物溢出地面C、为大棚提供充足的肥料D、提高冬季猪舍内的温度8、该地发展农村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的有利条件是()A、丰富的土地资源B、充足的剩余劳动力C、便捷的交通运输D、先进的农业技术9、该庭院生态系统的主体是()A、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