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近代后期的民族工业、社会生活及新三民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近代后期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1抗战时期工业发展的特征2战后国民政府的资本扩张3近代后期社会生活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的增强4新式交通与时间观念5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6综合7一、选择题1、(2018·河北石家庄摸底)1935年11月4日,即国民政府宣布实行法币改革的第二天,英国驻华大使在英国法律授权下,公布“国王规章”,明令禁止在华的英国国民继续用银偿债或支付其他金钱业务;规定英国在华侨民要接受法币以代替白银和银元.英国政府这些举措()A、表明了英国政府认可中国法币改革的态度B、说明英国试图转嫁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C、阻止了日本操纵控制中国金融市场的图谋D、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陷入绝境解析:A本题考查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和英国对中国货币改革态度.题干信息表明英国政府认可中国法币改革的态度,故A项正确.此举措只是说明英国对中国货币改革态度,看不出“英国试图转嫁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阻止了日本操纵控制中国金融市场的图谋”的信息,故B、C两项错误.币制改革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较快发展,故D项错误.【新知生成】1935年11月3日,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实行法币改革,其主要原因,一是货币制度混乱之极,不利于经济发展和政治的稳定,第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西方美、英、德、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放弃金本位,企图以此向用银国转嫁危机.作用:结束了千百年来货币发行与流通的混乱状态,实现了中国币制的统一,是货币发展历史上的巨大进步;法币改革的成功推动了经贸和国内生产的发展;增强抗战能力之最大因素;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2017·重庆一模)阅读下表:1935年和1941年中国民族工业资本状况对比表时间工业类别1935年1941年资本总额(万元)占全国总资本比例资本总额(万元)占全国总资本比例冶炼业47、40、19%13570、737、01%机械金属业415、51、66%4402、710、6%纺织业12170、348、53%5884、714、17%食品工业6159、824、56%2726、66、57%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A、轻工业衰退未获得发展B、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C、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D、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解析:D材料中纺织业和食品工业,不能代表整个轻工业,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工业结构畸形,故B项错误;材料未看出日本对民族经济的破坏,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机械金属业和冶炼业资本总额上升,而纺织和食品工业资本总额下降,再结合时间可知是战争需要,故D项正确.3、(2017·江西重点中学联考)关于1945年国民政府接收日本的财产,荣德生在1945年的《乐农自订行年纪事》中写道:“没收的大批敌伪产业,原皆我国人民血汗,被敌攫取……但日本纱厂接收后,全部改为国营.”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国民政府乘机扩充资本B、国民党应把接收的财产归还日本C、官僚资本出现恶性膨胀D、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陷入绝境解析:A材料信息反映了日本控制的原本属于私人企业的民族工业,国民政府乘抗战胜利之机,将这些企业收管后并未还给私人,而是收归国营,这说明国民政府在借机扩充资本,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看不出官僚资本恶性膨胀,故C项错误;民族工矿企业陷入绝境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故D项错误.4、1929年《大公报》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有法条、有判例、有轶闻,足为解决离婚问题之圭臬,足供改进法律之参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A、西方法律开始传入中国B、北洋政府加强法制建设C、《大公报》属于政论性报刊D、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解析:D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组织人编译《各国律例》,开始介绍西方法律,故A项错误;1929年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离婚法论》卖书广告”可知反映了人们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而并非政论,故D项正确,C项错误.5、(2017·河北保定一模)1922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公司在报纸上打出这样的营业广告:“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