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的第一节内容。通过前面各章的学习,学生对“基因是什么”、“基因在哪里”和基因如何起作用“等问题已有了基本的认识。本章内容既是对前四章内容合乎逻辑的延续,又是学习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重要基础。本节介绍了可遗传变异的两种类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其中基因突变从实例入手,通过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分析,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然后详细阐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意义。在基因重组部分,教材设置了“思考与讨论“的栏目,旨在让学生利用数学方法,通过计算,体会基因重组机制提供的极其多样的基因组合方式。正文中则简要阐述了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和意义。本节内容引导学生从分子水平上理解遗传物质如何引起生物变异的。2、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⑴知识目标:①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②举例说出基因重组。③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⑵能力目标:①通过对课本中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②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③教师精心设计智能训练和反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⑶情感目标:①通过生物变异的事例,增强学生对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及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②引领学生进入“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⑴教学重点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原因。基因重组的实质即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已经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作过详细的介绍,因此在本节教学中不再列为重点内容。⑵教学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难点在于能让学生体会出这两者意义上的区别: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才有可能使生物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新性状;而基因重组只不过使原有的基因乃至性状重新组合。(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学情分析1.生物的变异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2.学生已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与遗传物质有关,其次与环境有关。3.数学知识在生物方面的应用能力有所加强三、教法学法1、本节课教学策略为:①从科学发现切入,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②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③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理解抽象的概念。④以设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⑤以填表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比和总结。2、教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配合知识内容,用投影打出资料或电脑演示相应软件,解决知识上的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容量。3、学法:观察与比较、思考与讨论、分析与归纳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第3页共6页第2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6页展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资料(在教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增补该病例的症状和发病的直接原因血红蛋白的介绍,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该病的发病过程),引导学生分析病因,引入新课教学。2、基因突变的新授教学⑴基因突变的概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从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入手,追溯根源,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积累,大胆联想、推理、讨论。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可不急于做出评判,而是补充一些相关资料,通过观察软件(课本“思考与讨论”中P81图),并结合“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维探索、讨论和探究。该软件开始可从上→下顺次演示,比较符合学生由表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