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应练习卷1、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SO3+2NaOH===Na2SO4+H2OB.CaO+2HCl===CaCl2+H2OC.2NaOH+H2SO4===Na2SO4+2H2OD.Cu(OH)2CuO+H2O【答案】:C2、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发生了中和反应D.该微观图还可说明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答案】:D3、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都无关的是A.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C.蚊虫叮咬处涂上肥皂水,可减轻痛痒D.用生石灰作干燥剂【答案】:D4、某工厂原来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所排废水中的硫酸,现改氢氧化钾溶液中和以得到钾肥。若氢氧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原来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别此时碱流量阀应如何调节A.加大流量B.减小流量C.无需变动D.无法确定【答案】:A5、中考复习阶段,小倪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煮沸可以降低井水的硬度;②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③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得酸碱指示剂;④“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⑤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则所有液体都能导电;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⑦可溶性碱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则难溶性碱一定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④B.②③⑥C.①④⑦D.①③⑤【答案】:A6、将10.0%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50g稀盐酸中,得混合液的温度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的混合液pH>7B.将b点时的混合液加入CuSO4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C.加入40gNaOH溶液时混合液中至少有两种溶质D.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3.65%【答案】:B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实验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在烧杯中加入5毫升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________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__________,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实验2: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1)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3:探究酸和碱反应过程的热效应在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利用温度传感器测量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液体温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为该反应中温度与滴加的硫酸质量变化关系的理论值和测量值的曲线比较情况。(1)图示说明酸和碱的反应是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实验中测得的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比理论值_________(填“高”或“低”)。(2)请指出造成理论值和测量值差异的一点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温度达到最高值后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实验1:红搅拌NaOH+HCl===NaCl+H2O实验2:(1)证明了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不含有水,不能使硅胶变色(2)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试管干扰试验(3)管③中的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试管①②中的硅胶不变色实验3:(1)放热低(2)没有采取隔热处理(3)完全反应后不再放热,继续加入温度较低的稀硫酸时会降温,同时溶液散热8、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的中和反应实验探究。【演示实验】: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__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猜想Ⅰ:只有CaCl2猜想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猜想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