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考试号等填涂在答题卡的规定处。3.答第Ⅰ卷时,在答题卡的对应题号后,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答第Ⅱ卷时,答案要答在答题卡的对应题号后的空白处。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细胞和生物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构成生物大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碳B.每种生物的染色体中都有一对性染色体C.只含有一种核酸的生物不可能具有细胞结构D.细菌和动植物细胞中时刻都在进行着ATP的合成与分解2.某物质是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ATP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那么合成该化合物的场所及其发挥生理作用的主要场所分别是A.高尔基体和叶绿体B.核糖体和细胞核C.核糖体和线粒体D.细胞核和线粒体3.如图所示,由1分子磷酸、1分子化合物m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m为腺嘌呤,则b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在禽流感病原体、幽门螺杆菌体内b均为4种C.ATP脱去两个高能磷酸键,可形成b中的一种D.由b构成的一种大分子化合物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8种4.2009年4月12日—17日是第15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为“规范癌痛治疗,改善生活质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致癌因子使与癌有关的基因缺失,导致细胞癌变B.癌细胞易侵袭机体周围正常组织,说明癌细胞易发生转移C.癌痛的直接原因之一是肿瘤直接压迫并刺激神经D.癌细胞因膜上的蛋白质改变,易被效应T细胞识别而裂解5.已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前、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导方向的图示是ABCD6.下列关于豌豆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任意两条染色体所含DNA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均不同B.分裂过程中需要解旋酶、RNA聚合酶、DNA聚合酶、DNA酶等的催化作用C.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间期进行复制D.分裂后期的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都是前期的两倍7.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B.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同片段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D.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表现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8.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研究发现,让多对黄鼠交配,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正确的是A.鼠的黑色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C.子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黄鼠与黑鼠交配,任一代中黄鼠都约占1/29.下图示意某生物细胞减数分裂时,两对联会的染色体(未画出染色单体)之间出现异常的“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A.此种变异源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B.该生物产生的异常配子很可能有HAa或hBbC.该生物的基因型为HhAaBb,一定为二倍体生物D.此种异常可能会导致生物体的育性下降10.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D.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方法分别是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11.移植造血干细胞可以治疗白血病,但移植前必须进行抗排异处理。治疗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全身放疗和化疗以干扰细胞的增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患者进行放疗和化疗处理能够消灭癌细胞并杀伤正常细胞B.患者经治疗康复后血型可能发生改变C.治愈后患者体内的白细胞不会发生癌变D.输入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血细胞的能力12.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1-2个月后能够提早萌发。在低温处理过程中,种子内的激素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A.抑制种子萌发的是脱落酸B.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保藏C.脱落酸与赤霉素是拮抗关系D.赤霉素与细胞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