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BIM?国际标准组织设施信息委员会(FacilitiesInformationCouncil)如下定义: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利用开放的行业标准,对设施的物理和功能特性及其相关的项目生命周期信息进行数字化形式的表现,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支持,有利于更好地实现项目的价值。在其补充说明中强调,BIM将所有的相关方面集成在一个连贯有序的数据组织中,相关的应用软件在被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获取、修改或增加数据。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BIM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一个完善的信息模型,能够连接建筑项目生命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是对工程对象的完整描述,可被建设项目各参与方普遍使用。BIM综合了所有几何模型信息、功能要求和构件性能,将一个建筑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信息整合到一个单独的模型中,包括了施工进度、建造过程、维护管理等过程的所有信息。在建筑工程领域,如果将CAD技术的应用视为建筑工程设计的第一次变革BIM的出现将引发整个A/E/C(Architecture/Engineering/Construction)领域的第二次革命。BIM研究的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管理各阶段及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断层,实现全过程的工程信息管理乃至建筑生命期管理(BuildingLifecycleManagement,BLM)。国际协同工作联盟(IAI)推出的IFC(IndustryFoundationClasses)为BIM的实现提供了建筑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的标准,标志着BIM概念的成熟。BIM已成为当前建设领域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热点。BIM的应用不仅局限于设计阶段,而是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BIM的特征:1.模型信息的完备性。除了对工程对象进行3D几何信息和拓扑关系的描述,还包括完整的工程信息描述,如对象名称、结构类型、建筑材料、工程性能等设计信息;施工工序、进度、成本、质量以及人力、机械、材料资源等施工信息;工程安全性能、材料耐久性能等维护信息;对象之间的工程逻辑关系等。2.模型信息的关联性。信息模型中的对象是可识别且相互关联的,系统能够对模型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图形和文档。如果模型中的某个对象发生变化,与之关联的所有对象都会随之更新,以保持模型的完整性和健壮性。3.模型信息的一致性。在建筑生命期的不同阶段模型信息是一致的,同一信息无需重复输入,而且信息模型能够自动演化,模型对象在不同阶段可以简单地进行修改和扩展而无需重新创建,避免了信息不一致的错误。BIM与CAD的比较:BIM是继CAD(ComputerAided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之后的新生代,BIM从CAD扩展到了更多的软件程序领域,如工程造价、进度安排等,此外其还蕴藏着服务于设备管理等方面的潜能。1)CAD技术中的点、线、面等无专业意义。而BIM技术的基本元素,如:墙、窗、门等,不但具有几何特性,同时还具有建筑物理特征和功能特征的构件。2)CAD技术中如果想改动图元的位置大小或者其他信息,需要再次画图,或者通过拉伸命令调整大小。而BIM技术则将建筑构件参数化,附有建筑属性,在“族”的概念下,只需要更改属性,就可以调节构件的尺寸、样式、材质、颜色等。3)CAD技术表达的各个建筑元素之间没有相关性,而BIM技术中的构件则相互关联。例如删除一面墙,墙上的窗和门跟着自动删除;删除一扇窗,墙上原来窗的位置会自动恢复为完整的墙。4)CAD软件在平面上进行一次修改,则其它各面都需要进行人工修改,如果操作不当会出现不同角度视图不一致的低级错误。而BIM软件进行一次修改,则平面、立面、剖面、三维视图、明细表等都自动进行相关修改,实现了一处改动,处处改动。5)CAD技术提供的建筑信息非常有限,它只是将纸质图纸电子化,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是无法看懂图纸的。但BIM技术包含了建筑的全部信息,不仅可以提供形象可视的二维和三维图纸,而且可以提供工程量清单、施工管理、虚拟建造、造价估算等更加丰富的信息,便于项目各个部门的相互沟通,协同工作BIM较CAD的五大优势:1.可视化:模型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可视,项目设计、建造、运营等整个建设过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