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第十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知识分子政策。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这说明A、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B、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C、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D、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2、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3、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5、据叶德辉《书林清话》记载: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板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大量刻书。宋明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以此可知这一时期A、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B、活字印刷出现并取代了刻版印刷C、宰相冯道发明了雕版印刷术D、刻印书籍中儒家经典占十之八九6、元朝王祯为官“惠民有为”,其所著《农书》中绘制有100多种农具,《农器图谱》占全书的4/5。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关注民生,注重生产工具的推广B、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C、首先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思想D、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到顶峰7、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扁鹊望诊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记述出处公元前七世纪初,扁鹊望诊蔡桓公《韩非子·喻老》公元前五世纪初,扁鹊为赵简子诊断病情《史记·扁鹊传》公元前四世纪末,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战国策·秦策》A、历史文献关于扁鹊的记载真实可信B、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必须保持一致C、同一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历史评价D、名医扁鹊是大众理想化人物的化身历史8、祖冲之的数学著作,在唐宋时失传。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清代康熙以后便无人过问,直到近代才从日本翻印回来。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方式缺乏质的变化B、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C、历代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艰难9、“三言”、“二拍”摒弃了前代文学作品中以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为主要描写对象,而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卖油郎、屠夫、轿夫、赌徒、浮浪子弟等成为新的主人公。这主要反映了明代,A、商人政治地位不断提高B、经济发展瓦解传统伦理C、小说创作进入新的阶段D、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10、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而《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两者都反映当时A、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B、市民阶层的追求和价值取向C、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D、封建等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