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选择题提速练(一)7、明代《造强水法》记载“绿矾五斤,硝五斤,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将二味同研细,锅下起火,取起冷定,开坛则药化为水.用水入五金皆成水,惟黄金不化水中.”“硝”即硝酸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绿矾”的成分为FeSO4·7H2OB、“研细”可在蒸发皿中进行C、“开坛则药化为水”,“水”的主要成分是硝酸D、“五金皆成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析:选B“研细”要在研钵中进行.8、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1molHCl分子中含有的H+数目为0.1NAB、标准状况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C、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的电子数为8NAD、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含有的HCO的数目一定小于0.5NA解析:选CHCl是共价化合物,纯净的HCl不能电离,只有溶于水时才能电离产生H+,A项错误;标准状况下HF呈液态,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B项错误;Fe3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可认为是+,则3mol单质铁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的电子数为8NA,C项正确;题中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HCO的数目,D项错误.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1mol苹果酸(HOOCCHOHCH2COOH)可与3molNaHCO3发生反应B、等质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C、以淀粉为原料可以制取乙酸乙酯D、丙烯和HCl反应只生成CH3CH2CH2Cl解析:选C羧基能与NaHCO3反应,羟基不能与NaHCO3反应,1mol苹果酸含有2mol羧基,故其可与2molNaHCO3反应,A项错误;C2H6O可改写为C2H4·H2O,可以看出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B项错误;淀粉水解得到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乙醇,乙醇氧化得到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乙酸乙酯,C项正确;丙烯与氯化氢加成反应的产物有两种,分别为CH3CH2CH2Cl和CH3CHClCH3,D项错误.10、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b3-与d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简单离子的半径:c>dB、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c>bC、a、b、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解析:选D根据题意,a的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则a为H;b3-与d3+电子层结构相同,且属于短周期元素,则b为N、d为Al;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c为O;五种元素不同主族,且原子序数e>d,则e为Si或Cl.简单离子半径r(O2-)>r(Al3+),A正确;简单氢化物热稳定性H2O>NH3,B正确;H、N、O可形成离子化合物NH4NO3,C正确;e为Si时,H2SiO3是弱酸,D错误.11、我国预计在2020年前后建成自己的载人空间站.为了实现空间站的零排放,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CO2并提供O2,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装置(如图),实现了“太阳能→电能→化学能”转化,总反应方程式为2CO2===2CO+O2.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N型半导体为正极,P型半导体为负极B、图中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C、反应完毕,该装置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增强D、人体呼出的气体参与X电极的反应:CO2+2e-+H2O===CO+2OH-解析:选D题图中左边为太阳能电池,由图中电荷移动方向,可以判断N型半导体为负极,P型半导体为正极,A错误;电极X接太阳能电池的负极,为电解池的阴极,则电极Y为阳极,OH-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CO2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O2+4e-+2H2O===2CO+4OH-,可以看出OH-在阳极消耗,在阴极生成,故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B错误;电解过程中OH-的数目基本不变,故电解质溶液的碱性不变,C错误;CO2在X电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D正确.12、常温下,向20.00mL0.1mol·L-1HA溶液中滴入0.1mol·L-1NaOH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lgc水(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Ka(HA)约为10-5B、M、P两点溶液对应的pH=7C、b=20.00D、M点后溶液中均存在c(Na+)>c(A-)解析:选B根据题图知,0.1mol·L-1HA溶液中-lgc水(H+)=11,则c水(H+)=10-1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