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考点题号森林的开发和保护1、2、7、8、9、13湿地的开发和保护3、4、5、6、10、11、12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示意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读图,回答1~2题:1、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A、二氧化碳减少B、全球降水增多C、冰川体积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2、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伐木与深加工B、开发矿产资源C、由毁林到造林D、严禁砍伐森林【解析】1、D2、C第1题,从图上可以看出,世界森林面积变小,这会使得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全球气候变暖。第2题,从图上可以看出,1990~2000年亚洲森林面积减小,2000~2010年亚洲森林面积增大,其原因最可能是由毁林到造林。伐木与深加工、开发矿产资源将导致森林破坏,使得森林面积减少。严禁砍伐森林不合理也不现实。(2017·江西联考)“蓝化效应”是指城市水体面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下表是我国一些城市市区水域面积的数据(单位:平方千米)。据此回答3~4题:城市武汉上海广州北京哈尔滨水域面积24819212591963、清洁的水体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A、形成对流净化空气B、净化各种生产污水C、方便居民生活用水D、释放热量调节温度4、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往往忽视水体的“蓝化效应”,其原因可能是()A、城市发展缺少规划B、城市市区用地紧张C、城市内涝灾害严重D、城市环境质量低下【解析】3、A4、B第3题,城市水域中的水体由于蒸发形成对流,有利于空气流动,从而净化空气。冬季城市市区内水体水温高,释放热量,调节温度;夏季水温低,吸收热量,减弱“城市热岛”效应,D选项说法不全面。其他两项不是对环境保护的作用。第4题,城市市区内土地紧张,土地价格贵,规划者不愿意将城市内大量土地用作水域。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回答5~6题:5、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B、气候变暖C、排水造田D、黄河来水量减少6、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③美化城市环境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5、C6、B第5题,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粮食需求增多;为扩大耕地面积而排水造田致使湖泊数量、面积减少。第6题,湿地具有降解污染的功能,但不是用来净化城市污水的,所以不能增强城市排污能力;湿地可以减小城市气温年较差。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位于石羊河一级支流西大河流域中段,是永昌县北部的主要生态防护屏障。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树木随着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而大量死亡。近年来,林场在规划改造区域,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白榆)配置(如图)的林带建设。据此回答7~9题:7、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能源短缺,过度砍伐B、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C、大河上游的人口、经济规模扩大D、植被新陈代谢,群落自然更替8、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明显影响是()A、可开垦耕地面积增加B、荒漠化范围缩小C、区域土壤肥力增加D、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9、近年来喇叭泉林场开始的林带建设,使得林场()①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②虽没经济效益,但生态效益突出③农田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④土壤熟化速度加快,提高林业经济效益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7、C8、D9、D第7题,喇叭泉林场位于干旱区,植被依靠地下水生存,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用水量增大,林场来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致使树木死亡。第8题,树木大量死亡,使清河绿洲北部的生态安全屏障整体防护功能大幅度衰退,林地内的固定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流沙南侵,沙化土地面积向南扩大,区域土壤肥力降低。第9题,外围和内部林带建设,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农田蒸发量减少,树木蒸腾增加,空气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