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道温室效应的成因,了解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2)认识水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常见的水污染及水污染现状,认识水污染与缺水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3)认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有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紧迫感、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来分析出全球气温变化的趋势特点、本节以实例说明水的缺少及污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有关信息并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增强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全球气候变暖可能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增强学生对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意识、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和防范措施、四、教学难点形成温室效应的原因;鼓励学生投身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科学活动之中、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题一】山峰积雪冰川的融化,北极熊无家可归,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过渡】山峰积雪冰川的融化,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正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问题二】提出问题:人能离开水吗?不能、水是我们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要通过水输送,人类的食物也离不开水、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面对严峻的缺水、污染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二)讲授新课1.全球气候变暖(1)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科学家们通过分析19世纪后期以来的全球气象观测资料发现,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的100多年中明显上升,到目前已经升高了0.3-0.6°C,如图所示:(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氟利昂等温室气体的数量不断增大、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大量吸收地表释放的长波辐射,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反射回地表,是地表增温,产生温室效应、【提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来自于何处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于工业、交通等成产、生活所使用的矿物燃料以及森林火灾、生物呼吸等、此外,毁林,特别是对热带雨林的破坏,导致光合作用减弱,也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甲烷、氟利昂等温室气体含量虽小,但增长迅速,未来几十年内,他们所产生的总温室效应讲超过二氧化碳,使地球变暖(3)全球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1)海面上升的影响:冰山熔化,使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沿海和岛国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2)对动、植物的影响:动、植物灭亡或被迫转移、3)对农业的影响:影响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影响人类健康,导致人类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一些热带地区的染性疾病向更多的国家传播、(4)如何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植树造林,通过绿色植物吸收温室气体、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承担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发达国家在资金和技术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2、水资源污染(1)水资源污染现状【过渡】有人说,我们的地球应当叫水球、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有水,而且71%的表面积被水占着、在宇航员看来,地球是一个蓝色的球,十分璀灿,太阳系家庭中独一无二、地球拥有的水量非常巨大,总量为13、86亿立方千米、其中,96、5%在海洋里;1、76%在冰川、冻土、雪盖中,是固体状态;1、7%在地下;余下的,分散在湖泊、江河、大气和生物体中、因此可以说,从天空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到处都是水的世界、迄今为止,人类还未在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发现水、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在尽情地享用大自然的恩赐、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了、土地沙化、河水污染,山清水秀的地面景观正在消失,孕育生命的河流正在干涸或被污染、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图片展示】“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