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想象世界学习虚构1、了解如何在作文中借助想象进行艺术虚构,明确虚构要遵循的原则。2、阅读两篇范文,体会虚构在作文中的应用,认识虚构的意义。3、遵循虚构不能脱离生活真实的原则,在“实战演练”中选择题目,运用虚构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文学创作离不开想象。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刘勰谈到文章的构思与想象的关系:“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的确,文章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虚构,而想象又是虚构的前提。那么,想象与虚构,跟我们通常强调的真实——在真人真事、真景实物中表现真情实感——是不是相矛盾呢?我们说想象虚构与表达真情实感二者并不矛盾。作文是我们表达思想、情绪、意念的一种精神产品,一方面,它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在头脑中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经过头脑加工改造过的主观产物。因此作文并不是对生活进行简单的客观的复印,作文中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包含了主观认识、审美情趣的现实生活的再现。可以肯定地说,任何一篇作文或多或少地都存在虚构的成分,即使是要求写真人真事的作文也是如此。一个高素质的人,必须有很好的想象能力,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想象便没有创造,而作文的虚构是培养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一、什么是想象在写作时,能就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或者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综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就叫想象。作文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不能简单地记录事实,而需要把日常的生活现象典型化,这就是孕育作品时的艺术构思过程。所谓典型化,就是化生活素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为此,必须通过艺术概括对生活进行选择、提炼、改造、集中,虚构出新的形象。二、如何在作文中借助想象进行艺术虚构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然而却不是生活的简单翻版。写作时撷取生活中的素材,通过构思来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必然对生活素材有所取舍,并按我们对人物或事件的态度、看法、感情加以叙述和描写,这些就是艺术虚构。艺术虚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虚构故事的人物。精练的故事,不能缺少必要的人物。一般来说,人物的性格呈现多样性,但以一种性格为主。写人时,从表现人物性格的需要出发,可以虚构,甚至将这个人的性格“剪贴”到另一个人身上。虚构人物的同时,必须注意用人物自己独特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塑造他们,不能简单地贴上自己喜好或者厌恶的标签。要从中意识到观察生活的重要性,体悟到观察生活的方法。其次,虚构生动的情节。人物形象的鲜明离不开生动的情节,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文学创作中,作者有权把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剪裁、加工、组接,大胆地虚构,不必完全拘泥于生活的真实;但是,虚构的情节,一定要经得起推敲,符合生活的逻辑,一定要更集中,更有表现力,更能产生以情动人的艺术魅力。第三,虚构语言、动作、神态等。不善于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会导致人物形象不够突出。好的描写可达到以少胜多,点一睛而活全龙的效果。最后,虚构特定的环境。有怎样的心情便有怎样的景物。当我们高兴时,所感受到的是“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妙景象;当我们悲哀时,眼前又是“花溅泪”“鸟惊心”的凄惨景象。三、虚构要遵循的原则虚构不能脱离生活真实,不能将其错误地理解为凭空地、随心所欲地胡编乱造。虚构一方面必须从生活出发,以实际的生活素材为基础;另一方面,又不是对生活现象的机械照搬,而是对客观现实的艺术超越。虚构而成的艺术形象,往往可以而且应该比现实更高、更鲜明、更集中、更典型、更突出、更富有代表性。只有在虚构时忠实地遵循客观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才能塑造出可以作为艺术的真实而被欣赏者接受的艺术形象。兔博士的智慧芯片兔博士发明了一款神奇芯片,引得森林里的小动物纷纷好奇地前来围观。兔博士扶了扶眼镜,骄傲地对大伙儿说:“我这种智慧芯片可以植入大脑,获得这种芯片就意味着对所有的知识都了如指掌。我相信有了它,咱们森林的未来将变得更加美好。”小动物们听到这里,非常兴奋,议论纷纷,有的谈论着以后的规划,有的交流着对新发明的看法……不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森林里花果枝繁叶茂,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