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1微处理器是指由一片或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组成的中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是指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内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和相应的辅助电路而构成的裸机.微型计算机系统是指由微型计算机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和其他专用电器,电源,面板,机架以及足够的软件而构成的系统.对微型计算机系统而言,其硬件部分则由微处理器,内存储器,I/O接口,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而其软件则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其中系统软件主要是操作系统和语言处理程序.按组装形式和系统规模划分,常见单位微型计算机有单片机,单板机和个人计算机等.单片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又称为”微控制器”和”嵌入式计算机”.这是一种把构成一个卫星计算机的一些功能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之中的计算机.单板机.将微处理器,RAM,ROM以及一些I/O接口电路,加上相应的外设以及监控程序固件等安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所构成的计算机系统.个人计算机.由微处理器芯片装成,便于搬动而且不需要维护的计算机系统.1.2采用芯片组技术后,可以简化主板的设计,降低系统的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对今后的测试,维护和维修等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芯片组决定了系统的如下特称:1.CPU的类型,以及芯片主频范围;2.内存条类型;3.提供USB接口的数目以及IEEE1394接口的数目;4.存储器总线的最大频率;5.PCI总线的类型;6.对称多处理能力;7.对内置PCI,EIDE控制的支持,8.内置PS/2鼠标,键盘控制器,BIOS以及实时时钟电路.1.3微处理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运算器;2.控制器;3.寄存器阵列.总线是微处理器,内存储器和I/O接口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公共通路.总线由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组成,数据总线是从微处理器向内存储器,I/O接口传送数据的通路,同时,它也是从内存储器,I/O接口向微处理器传送数据的通路,因为它可以在来那两个方向上往返传送数据,称为双向总线.地址总线是微处理器向内存储器和I/O接口传送地址的信息的通路,它是单向总线,只能从微处理器向外传送.控制总线是微处理器向内存储器和I/O接口传送的命令信号以及外界向微处理器传送状态信号等信号的通路.片总线:又称"元件级总线","芯片总线",是微处理器芯片内部引出的总线,它是用微处理器构成的一个部件或是一个很小的系统时,信息传递的通路.内总线(I-BUS):又称"系统总线","板级总线",也就是常指的"微机总线".它是用于微机系统中插件之间信息传递的通路,是微机系统所特有的,应用最多.外总线(E-BUS):又称"通信总线",它是微机系统之间,或是微机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信息传输的通路,往往借用电子工业其他领域已有的总线标准.第二章2.1微处理器执行一段程序通常是通过重复执行如下步骤来完成的,即:*从内存储器中取出一条指令,分析指令操作码;*读出操作数;*执行指令;*将结果写入内存储器.总线接口部件(BIU)由段寄存器,指令指针,地址形成逻辑,总线控制逻辑和指令队列等组成.BIU同外部总线连接为EU完成所有的总线操作,并形成20位的内存物理地址.执行部件(EU)由通用寄存器,标志寄存器,算术逻辑部件(ALU)和EU控制系统等组成.EU负责全部指令的执行,向BIU提供数据和所需访问的内存或I/O端口地址,并对通用寄存器,标志寄存器和指令操作数进行管理.8088和8086的区别:1.8086的指令队列是6字节长,而8088的指令队列尾4字节长;2.8086是真正的16位机,同BIU相连的8086总线中数据总线是16位总线,而8086是准16位机,同BIU相连的8088总线中数据总线为8位总线.在8086微处理器中可供程序员使用的有14个16位寄存器,这14个寄存器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寄存器,指令指针,标志寄存器和段寄存器四类.通用寄存器可分为两组:1.数据寄存器:数据寄存器可以用来存放8位或16位二进制操作数,这些操作数可以是参数操作的数据,操作的中间结果,也可以说操作数的地址.2.指针寄存器和变址寄存器.只能按16位进行存取操作,主要用来形成操作数的地址,用于堆栈操作和变址运算中计算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数据寄存器包括:1累加器AX,2基址寄存器BX3计数寄存器CX4数据寄存器DX.指针寄存器和变址寄存器包括:1.堆栈指针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