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目录•核酸概述与分类•DNA结构与功能•RNA结构与功能•核酸性质与鉴定方法•基因突变与疾病关系探讨•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01核酸概述与分类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核酸定义核酸在生物体内主要承担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功能,同时参与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核酸作用核酸定义及作用区别DNA是脱氧核糖核酸,而RNA是核糖核酸;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而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而RNA则参与遗传信息的表达和调控。联系DNA和RNA都是核酸,都由核苷酸组成;在生物体内,DNA通过转录过程合成RNA,RNA再通过翻译过程合成蛋白质,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DNA与RNA区别与联系核酸在生物体内存在形式基因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以高度紧密的超螺旋结构形式存在,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细胞器DNA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中,与基因组DNA不同,其遗传信息只针对细胞器的功能。病毒DNA或RN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其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以单独的形式存在。mRNA、tRNA和rRNA等RNA分子在细胞质中存在多种形式的RNA分子,分别负责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以及核糖体的组成和功能等。02DNA结构与功能DNA双螺旋结构特点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组成,形成右手螺旋结构。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磷酸与糖基在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酸的骨架。碱基平面与螺旋纵轴几乎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双螺旋表面有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蛋白质分子通过这两个沟与碱基相识别。两条链的碱基间以氢键相连,形成相当稳定的组合。在D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数目和DNA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得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就是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反之亦然。碱基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对DNA超螺旋结构、DNA复制、DNA转录、DNA修复和进化等生命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DNA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S期。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DNA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DNA翻译是指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03RNA结构与功能由D环、反密码环、TΨC环、额外环和可接受茎组成。典型的三叶草二级结构如双氢尿嘧啶(DHU)、假尿嘧啶核苷(ψ)和甲基化的嘌呤(m7G,m7A)等,约占所有碱基的10%~20%。含有稀有碱基氨基酸通过酯键连接在A上。3'-端有CCA-OH结构中部三个碱基组成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碱基互补。反密码环tRNA三叶草结构特点原核生物:三种rRNA(5S、16S、23S)真核生物:四种rRNA(5S、5.8S、18S、28S)rRNA与核糖体蛋白结合形成核糖体,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r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如参与肽键的形成和维持核糖体的构象等。01020304rRNA参与核糖体组成及作用输入标题02010403mRNA携带遗传信息功能mRNA以单链形式存在,其碱基序列代表着遗传信息。mRNA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5'端帽子结构、3'端多聚A尾以及内部二级结构等,这些结构特征对于mRNA的稳定性和翻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m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作为模板,指导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从而决定蛋白质的一级结构。m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tRNA的反密码子相互作用,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04核酸性质与鉴定方法核酸由磷酸、五碳糖和含氮碱基组成,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核酸的组成核酸以多聚核苷酸链形式存在,链中的磷酸与五碳糖交替排列,形成骨架,碱基平面与骨架垂直,并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核酸的结构核酸具有酸碱两性、紫外吸收、粘度大、比旋光度高等性质,可用于核酸的提取、纯化和鉴定。核酸的性质核酸一般性质介绍定量鉴定通过测定核酸的紫外吸收值或荧光强度来确定其含量,灵敏度高但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定性鉴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