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器官的功能医学生理学课件•感觉器官概述与分类•视觉系统及其功能•听觉系统及其功能•嗅觉、味觉及平衡觉系统•感觉器官间相互作用与整合•感觉器官功能评估与诊断方法•感觉器官保护、康复及治疗策略contents目录01感觉器官概述与分类作用1.接收和识别外界刺激,如光、声、温度、触觉等。3.参与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和适应性行为。2.将接收到的刺激转化为神经脉冲,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处理。定义:感觉器官是生物体接收外部环境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的专门器官。感觉器官定义及作用1.光感受器如眼睛,接收光刺激。2.声感受器如耳朵,接收声音刺激。感觉器官分类如皮肤中的温度感受器,接收温度刺激。3.温度感受器如皮肤中的触觉感受器,接收触觉刺激。4.机械感受器如鼻子和舌头上的味觉和嗅觉感受器,接收化学刺激。5.化学感受器感觉器官分类位于体表或体腔壁,如皮肤感受器和粘膜感受器。1.外感受器位于内脏和血管壁,如心血管感受器和内脏感受器。2.内感受器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内,提供身体位置和运动的信息。3.本体感受器感觉器官分类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1.结构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等。2.功能将光刺激转化为神经脉冲,传递给大脑进行视觉识别。1.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含耳蜗)。2.功能将声音振动转化为听神经脉冲,传递给大脑进行听觉识别。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包含多种感受器,如温度、触觉和痛觉感受器。1.结构接收并传递多种感觉刺激,维持体温和保护机体免受伤害。2.功能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1.结构包含嗅觉受体细胞。2.功能对气味分子进行识别,传递给大脑进行嗅觉识别。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包含味觉受体细胞。1.结构对食物中的化学物质进行识别,传递给大脑进行味觉识别。2.功能02视觉系统及其功能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三层,保护眼内组织并维持眼球形状。眼球壁折光系统眼内腔和内容物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将光线折射到视网膜上。包括前房、后房和玻璃体腔,充满房水和玻璃体,维持眼内压和折光系统正常运作。030201眼球结构与功能VS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视网膜感光细胞将光能转换为神经信号,经视神经传入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视觉机制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对传入的神经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形成视觉感知。此过程涉及多个脑区的协同作用,包括初级视皮层、高级视皮层和联合皮层等。视觉传导通路视觉传导通路与机制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过短,导致平行光线无法清晰成像在视网膜上。可通过佩戴凹透镜或凸透镜矫正。近视与远视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一种眼病。需及时治疗以降低眼压,保护视功能。青光眼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觉障碍。可通过手术摘除混浊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来治疗。白内障包括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等,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需根据具体病情采取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视网膜病变视觉障碍与疾病03听觉系统及其功能03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等结构,是听觉和平衡觉的感受器所在部位。01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功能是收集声音并导向鼓膜。02中耳由鼓膜、听小骨、鼓室和咽鼓管等结构组成,主要功能是传导声音至内耳,同时保持鼓室内外压力平衡。外耳、中耳和内耳结构外耳收集的声音经过中耳传导至内耳,引起耳蜗内淋巴液振动,刺激毛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听神经传至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产生听觉。声音在内耳中被转换为神经信号,通过听神经传递至大脑皮层听觉中枢进行识别。此过程涉及多个神经元和突触传递,以及复杂的信号处理机制。听觉传导通路听觉机制听觉传导通路与机制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混合性耳聋耳鸣听觉障碍与疾病由于外耳或中耳病变导致声音传导受阻,引起听力下降。常见病因包括中耳炎、鼓膜穿孔等。既有传导性耳聋又有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听力损失表现。由于内耳毛细胞或听神经损伤导致听力下降。常见病因包括老年性耳聋、药物性耳聋等。患者自觉耳内有声响,而外界并无相应声源。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内耳疾病、高血压等。04嗅觉、味觉及平衡觉系统嗅觉细胞嗅觉受体细胞位于鼻黏膜上,对气味分子敏感,能够将气味分子转化为神经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