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政治课堂文化构建策略摘要:近几年,我国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培养综合性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课程改革是核心内容,而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一直是高校政治教学的主要战场,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仅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造成政治课的枯燥乏味,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课堂文化的构建,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搭设桥梁,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来构建高校政治课堂文化,才能真正有助于发挥高校政治课程的最大作用。本文中,笔者就介绍了课堂文化的概念,并分析了高校政治课程和构建高校政治课堂文化的重要性,最后针对如何构建政治课堂文化,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和策略,以供参考。关键词:高校;政治;课堂文化;策略在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扬过程中,课堂教学是基本形式之一,在教育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都非常注重对课堂教学的研究,近几年,国家对党政工作的要求逐步提升,旗帜鲜明讲政治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层面,在高校教育中,也应当高度重视政治教育,尤其是政治课堂文化的构建和完善。一、关于课堂文化的概述所谓课堂文化,就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通过各个领域的教学互动而产生的物质产物、精神产物及创造这些产物的过程。课堂文化的形成主要依托于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是师生共同遵循的教学理念、课堂精神和行为,课堂文化通常由四个层次组成:一是物质文化,它是课堂文化的外在标志和基础;二是行为文化,它是课堂文化的晴雨表与具体表现;三是制度文化,它是课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规则;四是精神文化,它是课堂文化的核心和升华。在建设课堂文化的过程中,应当保证教育观念的科学性,并利用课堂这种载体形式,结合周围实际,来实现教育目标。二、关于高校政治课程的重要性高校政治课程非常重要,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是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思想理论保障。具体而言,高校政治课程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高校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手段,能够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舆论导向,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精神动力;其次,高校政治课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由于政治课涵盖非常广泛的内容和知识,具备很强的综合性,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和政治素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完全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最后,高校政治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高校政治课一方面是对学生知和不知之间矛盾的解决,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提升,学生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相连,学会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实际问题,进而提升社会实践能力。三、构建高校政治课堂文化的重要意义(一)是新时代下进一步顺应和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途径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课程改革也将进一步深化和推进,这次改革的范围不再只是局限于观念、模式、行为和方式,而是更加注重课堂文化的转型和构建。站在文化角度而言,课堂教学改革实际上就是新课堂文化和旧课堂文化的取舍与融合,由此可见,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课堂文化,当前高校政治课堂文化主要是记忆性教学文化,单纯强调学生接受和记忆书本知识,缺少理解感受,更缺少实践应用,已经完全偏离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因此,在高校政治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课堂文化的重建,一方面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念以及教学行为,另一方面也包括学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行为,只有保证课堂文化和新课程理念的一致性,构建新型政治课堂文化,才能最大化地发挥新课改和高校政治课程的实际作用。(二)是高校政治课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手段事实上,目前大部分高校在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依然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关注知识传授和本质教育,却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塑造和提升。但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提出三维目标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