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1.2018年8月我国首部《电子商务法》经表决通过。由于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涉及面广、规模大,而且发展日新月异;该法律经过了3次公开征求意见和4次审议,前后共5年的时间才最终出台。这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①认识对象的不断发展决定了我们很难取得真理性认识②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③只有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才不会被超越④实践产生的新问题推动人们的认识不断向前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曾对“人工智能”多次表达了担忧,而一些科学家却认为,人工智能的研究是要与人类互补,要让人工智能避免犯下道德层面的错误,关键在于人类自己。由此可见()①相对于确定的对象会有多个真理②真理性认识会得到多数人认同③认识会受立场方法等因素的影响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下边漫画表明()A.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B.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C.人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影响D.追求真理是一个艰辛过程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诗云:“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常在房前屋后栽植桑梓,而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心怀敬意。久而久之,“桑梓”便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由此可见()①文化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③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④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根据爱因斯坦的重力理论,黑洞的边界是存在的,只是它与宇宙其他部分的区别并不明显。但霍金在2014年1月发表的论文中指出,由于找不到黑洞的边界,因此“黑洞是不存在的”,只存在“灰洞”。这告诉我们()①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永无定论的过程②认识经历多次正误反复过程后更接近真理③应在实践中获得认识并检验认识的真理性④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6.英国学者借助超级计算机和专业软件把哈勃以及其他望远镜的观测图像转换成三维图像,结合新的数学分析方法,推算现有望远镜观测不到的遥远暗淡星系的数量,更准确地估算出了我们的宇宙里存在着至少2万亿个星系,是以前认为的星系数量的10倍左右。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体会出()①先进认识工具也是人类认识的来源②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③实践是推动对宇宙的认识发展的动力④人们在否定以前认识的过程中接近真理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睡眠的意义是什么?由于人脑过于复杂,加上科研条件的限制,科学家们对此也是莫衷一是,有人认为,睡眠是节省能量的一种方式,也有人认为睡眠带来了清除大脑废物的机会。这表明()A.对同一对象的认识有多个不同的真理B.认识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过程C.认识具有无限性,永远无法获得真理D.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8.目前,互联网金融年化收益率一般为5.0%,而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3%,活期存款利率为0.35%。巨大的利差让网民用鼠标投票,开始了银行存款的“搬家”。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互联网金融一方面赢得了鲜花和掌声,一方面也受到审视和质疑。从认识论角度,分析“鲜花和掌声”“审视和质疑”并存的原因。答案精析1.C[认识对象的不断发展决定了人们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但我们追求真理永无止境,人们最终能够获得真理性认识,①说法错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不断被超越,③说法错误。]2.B[对于确定的对象,真理只有一个,①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真理性认识会得到多数人认同,②不选。]3.C[A表述错误,真理是客观的。B不符合题意,这里不是强调真理和谬误的关系。C符合题意,人们选择动听的谎言的原因在于人们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这里没有强调去追求真理。]4.D[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因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和梓心怀敬意,“桑梓”便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这表明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③正确;以柳宗元的诗引出桑梓的来源,体现出诗人的思乡之情,所以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