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单项选择题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1~2题。1.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B.风力侵蚀作用为主C.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D.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被侵蚀2.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B.流水作用C.外力作用D.风力作用下图为“某地岩层及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3~4题。3.该地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是()A.背斜,山脊B.向斜,山脊C.背斜,山谷D.向斜,山谷4.形成该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B.火山地震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处Y2、Y3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据此完成5~6题。5.甲处属于()A.向斜成谷B.向斜成山C.背斜成谷D.背斜成山6.若在Y2处钻30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Y4处钻到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A.25mB.35mC.55mD.65m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五百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尽管当地潮湿、粘稠的红色土壤给探测带来了不便,但该小组还是得到了下表中的简化数据,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完成7~8题。地点ABC海拔(米)500250600某沉积层埋藏深度(米)42134127.该区域可能属()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8.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南地区D.江南地区下图是“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据图回答9~10题。9.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沿中间剖面线的剖面图一致的是()10.图中甲处地形与地质构造的组合正确的是()A.山谷——背斜B.山脊——向斜C.山谷——向斜D.山脊——背斜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被称为“地球的伤痕”。据此完成11~12题。11.该“伤痕”的成因是()A.板块张裂B.板块碰撞C.流水侵蚀D.人类活动12.该处的地质构造是()A.地垒B.地堑C.背斜D.向斜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北邻坦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2154.9米,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材料二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更重要的是还有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这里自古土壤肥沃,灌溉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1)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的岩层相互运动关系。(2)推测华山的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的原因。(3)根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14.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构造”。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说出图示地质构造及判断理由。(2)描述图示地区各岩层的形成过程。(3)若图中河流沿岸居民点很少且居民点规模很小,其地质原因是什么?答案解析1.C2.A[第1题,库区所在的谷地属于背斜谷,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而成谷地。第2题,该处地质构造主要有褶皱和断层,是地壳运动形成的。]3.D4.A[第3题,该处岩层两翼老,中间新,是向斜;等高线向高值处凸出,判断该地地表形态是山谷。第4题,该地地表形态属于“向斜成谷”,主要是受地壳运动的影响而形成的。]5.C6.C[第5题,结合四点岩石的类型和岩石的新老关系可知,甲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结合图中等高线等信息可以看出甲处位于河谷处,地势较低,由此可判断出甲处为背斜成谷。第6题,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判断出Y2处的海拔介于160m~170m,由此可判断出该水平面的海拔介于130m~140m;Y4处的海拔介于180m~190m,由此可计算出Y4与该水平面的高差为40m~60m。]7.B8.D[第7题,从表中数据可知,B处海拔比两侧的A、C两处低,地形应该是谷地;该层沉积岩在B处埋藏最浅,说明该岩层在B处向上隆起,应为背斜构造,后期受外力侵蚀而形成谷地。第8题,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当地潮湿、粘稠的红色土壤”可以判断是我国江南地区。]9.A10.B[第9题,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剖面图的判读与应用。从图中可以看出,虚线为等高线,从a至b,经过了山谷、山脊,且a处海拔在150~200m之间,只有A图符合。第10题,从等高线上看,甲处等高线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