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关于白露抄报文字素材范文(通用6篇)白露,这是“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其实,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聚成细小的水滴,特别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耀,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雪白无瑕,煞是惹人宠爱,因而得“白露”美名。节令至此,正值仲秋季节,气候一如春季,不仅花木依旧茂密,而且有的花的颜色较春天更艳,如木芙蓉、秋海棠、紫茉莉、鸡冠花、雁来红,特殊是田野里迎风招展的荻花。古诗云“日照窗前竹,露湿后园薇。夜蛩扶砌响,轻娥绕竹飞”。此时天高云淡。气爽风凉,可谓是一年之中可人的季节。但此季节,地球上的很多有生命的东西,会在萧瑟秋风中随之由荣而衰。不过,万物兴衰皆自然,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舜亡。第2页共2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这时夏季风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多吹偏北风,冷空气南下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故温度下降速度也渐渐加快。又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农历八月正是公历的九月,而白露便在这一季节,白露季节天气转凉,对于气候为敏感的候鸟如黄雀、椋鸟、大雁、柳莺等鸟儿会发出集体迁徙讯息,预备向着南方迁徙,起程佳期多在仲秋的月明风清之夜,似乎给人传书送信天气冷了。农业上,经过一个春夏的辛勤劳作之后,人们迎来了瓜果飘香、作物成熟的收获季节。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要收割的庄稼抓紧收吧,并备好寒衣,迎接“三秋”大忙季节的到来。第3页共2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白露的习俗是什么白露习俗一、喝白露茶南京不愧是六朝古都,南京人是很会生活的。他们也很重视各种节日。老南京人则饮“白露茶”,品尝那种独特的甘醇芳香味;到了白露,讲究的南京人是要喝“白露茶”的。据说,此时的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芳香味,尤受老茶客宠爱。白露习俗二、为小孩补露祛病有些地方过白露,还有一个专为小孩补露祛病的习俗。假如小孩子患有哮喘、尿床等疾病,白露这天,家人会宰杀鸡、鸭,煮熟后盛入碗中,让这个孩子端到岔路口去吃。吃完后,将空碗放在一条路上,孩子则从另一条路回家。过一会后家人再去收回碗筷。据说,这是因为白露的“露“和“路”谐音,白露日将孩子吃饭的饭碗放到另一条路上,意味着将哮喘、尿床等疾病,借着白露日,从今远离第4页共2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孩子。白露习俗三、饮白露酒以前,许多人家自己酿酒,作为节日助兴和待客之用。而且一般是从白露季节开头酿造,以糯米、高粱等五谷为原料,略带甜味,因此得名“白露米酒”。酒酿好后,入坛密封,埋入地下或者窖藏,待数年乃至几十年才取出饮用。白露这天,喝了窖藏的白露酒,再开头酿酒,可谓是酒香四溢。白露习俗四、吃龙眼福州等地,白露季节则有吃龙眼的习俗。白露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相传在白露这天吃龙眼,可以起到大补的作用。白露习俗四、食用白色食材补身白露季节,暑热已去,人们的胃口渐渐变好;而且为了应对随后将至第5页共2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的冬季寒冷,就开头补身了相传,为了与“白露”字面上的“白”对应,一些地方在白露这天食用“十样白”。所谓“十样白”,指的是十种带“白”字的食材,诸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也有的地方食用的是“三样白”,与此类似。据说,食后可以滋补身体,去除风气。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