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坐公交车何时不抢座乘公共汽车时的“抢座”现象,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之所以说“历史悠久”,是这种现象伴随着公交车的消失已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说“不易解决”,是指时至今日也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转变这种现象。由于它的存在,导致冲突不断发生,甚至有乘客动刀将另一乘客扎伤的报道。笔者曾亲临一次乘车抢座的大事,说来特别的滑稽。一辆横穿闹市区的公共汽车,正遇下班时间,路上车多,红灯也多,车厢内十二分的拥挤。前方到站,一位乘客从座位上站起来下车,腾出一个空位,马上有一男一女上前争抢。男的40多岁,女的不满30岁,各不相让。男的抢先坐下,女的迟了一步,坐在男的腿上。男的不吭声,庆幸自己的动作快捷;女的不甘心,气呼呼地坐着不动。最终,女人觉得这样坐下去不成体统,便站起身嘴里骂道:“流氓!你和女人抢座算什么能耐?”男的不急不恼,说:“座位不分男女谁都可以坐。你没坐上就骂人,你才是流氓呢,女流氓!”二人越吵越凶,几乎要动武。其他乘客都悄悄地听着,第2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谁也不去劝解。这样的场景消失在北京的公交车上,真是令人汗颜。假如我们在香山的公共汽车始发站等候乘车时,便会看到黑压压一大群人追着各路回城里的公交车跑。只要车门一开,乘客蜂拥而至,在门口挤成一个疙瘩,一时谁也迈不进车门,直至跌跌撞撞打开缺口。大人骂,孩子哭,或者还有扭伤胳膊腿的,都为争抢一个座位。说句客观的话,爬完香山的人回来,体力消耗不少,也的确需要一个座位。有一次,我看到有几个年轻人舍命挤车抢座位,就生气地对他们说:“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竟连一个公交车不抢座的问题都解决不了!”你猜抢到座位的小伙子怎么回答?他说:“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不如抢一个座位来的实惠。”人们为什么非要抢座不行呢?缘由只有两条:一是解除疲惫。大部分人以车代步为了能缩短时间节约体力,本身就疲乏,上车后没地方坐,抓着车扶手站着很累,若是年纪大的老人,或是抱着孩子的妇女,再或是肩背手提拿着东西的人,会更加苦不堪言。二是座位不花钱,不坐白不坐。公共汽车的座位一直不收费,在没有排队秩序乘车的状况下,谁不情愿拼力去抢个座位呢?第3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礼貌和谦让的人永久不会有座,争抢的人回回有座,最终,会使礼貌的人放弃礼貌,谦让的人不再谦让,温存的人变的不温存,如此往复恶性循环。说到这里,我曾看到一条新闻:在山东省济南市的79路公交车上,一个有座位的年轻乘客,公开打出一张“一元钱让座”的纸牌,以示将自己占据的座位有偿转让。如此说来,抢座还是让座已经被某些人纳入市场经济的范围。有没有好方法能够彻底解决“抢座”现象呢?笔者提出两条建议供有关人士参考。第一,短程公交车不设座位。每辆车除司机和售票员有固定的座位外,其他座位一律不设,就像飞机场运乘客和行李的车一样。没有座位的公共汽车,争抢就毫无意义。身体不好的人,可以乘大巴或出租车。第二,公交车一半设座位,另一半不设。例如,车厢前半部设座,后半部不设。有座位的票价提高,无座位的票价降低,愿坐愿站由乘客自选,保持票价总体平衡。与其让个别乘客有偿转让座位,不如国家名正言顺地规定,否则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当然,这些都是无奈中想出的方法。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整体的国民素养,讲究道德修养,懂得礼貌谦让,关第4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怀爱护他人……国民养成这样的素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唯有靠持之以恒的修养训练,随着社会整体文明风尚的形成,我们的社会将会有一个良好的公共汽车乘车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