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相关曲线分析一、选择题1.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解析:选D过程①②分别表示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若题中所述细胞为真核细胞,则过程①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中;若题中所述细胞为原核细胞,则过程①②均发生在细胞质中;过程①通过有氧呼吸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小部分储存在ATP中;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CO2,而不是H2O;过程②通过光反应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还原C3,而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三阶段还原O2,生成H2O,因此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2.如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B.t2→t3,暗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解析:选D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的基粒上,而不在叶绿体基质中;因为在t2时刻出现了光饱和点,所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不再提高;t3→t4CO2增加,暗反应增强,由于光照充足,所以当暗反应增强时,反过来也会促使光反应增强;t4时撤去光照,故光反应不能进行,但短时间内暗反应仍可进行,叶绿体中的ATP不再产生,但仍被消耗,所以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同时C3还原逐渐终止,C5产生减少,但仍被消耗,故C5化合物含量减少,糖类也在减少。3.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解析:选D由题图可看出,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35℃;5~35℃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净光合速率大于零;从图中无法判断光照强度对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25~3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最大,即净光合速率最大,最适宜蔬菜生长。4.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为该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对此描述不准确的是()A.b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等于a点时CO2的释放量B.b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若将温度调节到25℃,则a点应向上移动D.若将温度调节到25℃,则b点应向左移动解析:选B题图是在恒温30℃下测量的结果,此时该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恒定。b点代表该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b点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当温度从30℃调整到25℃时,呼吸作用强度减弱,光合作用强度增强,因而a点上移、b点左移。5.如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在相同温度、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量的变化柱状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a时,该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两种B.光照强度为b时,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光照强度为c时,叶绿体消耗的CO2量与线粒体产生的CO2量相等D.光照强度为d时,该植物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为3∶4解析:选C该植物叶肉细胞单位时间内的CO2释放量表示呼吸速率,单位时间内的O2产生量表示光合速率。光照强度为a时,该植物叶肉细胞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6、O2产生量的相对值为0,说明该植物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故该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光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