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三十)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选择题1.(2018·厦门质检)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多B.炎热环境中,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导致的,与体液调节无关C.寒冷环境中,位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促进机体产热D—.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和肝脏产热增多,这一过程受神经体液调节解析:选D在炎热的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汗液增多;中暑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紊乱导致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和内脏器官产热增多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有关。2.(2018·衡水调研)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环境中,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但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B.同30℃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a2,b1>b2;从30℃的环境进入0℃的环境,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强,使代谢旺盛,与30℃环境相比,在0℃环境中汗腺分泌减少,失水量减少,因此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从30℃的环境进入0℃的环境,皮肤起鸡皮疙瘩的现象属于非条件反射。3.(2018·延庆一模)2022年冬奥会将在张家口举行,延庆作为冬奥会的一个赛区已经正式启动了中小学冰雪运动项目,许多学生亲身体验了冰雪课程的魅力。在滑雪期间,同学们经常需要从温暖的室内进入冰天雪地中,对此过程正确的表述是()A.冷觉感受器兴奋并将兴奋传递到下丘脑形成冷觉B.寒冷刺激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C.激素调节在维持体温恒定的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D.机体以反馈调节方式维持低温环境中的体温稳定解析:选D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神经调节在维持体温恒定的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4.(2018·济宁测试)某成年人从25℃环境来到10℃环境中,体温维持正常,其散热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的散热量少于产热量B.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汗液分泌增加C.c~d段皮肤血管逐渐舒张D.d~e段的产热速率大于a~b段解析:选D在10℃的情况下,尽管身体此时采取的都是减少散热的措施,但是由于温差很大,所以散热量还是很大;相反,在25℃的情况下,由于周围温度很高,即使身体采取很多散热的措施,散热量还是很小。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温度降低,温差增大;c~d段由于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d~e段表示机体经调节后,产热与散热相对稳定,且产热速率大于a~b段。5.(2018·贵州六校联考)下图表示寒冷时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结构及关系(“”“”+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a细胞为下丘脑细胞,①处效应为抑制作用B.缺碘时,激素甲和激素乙的分泌量会增加C.严寒环境下,激素丙分泌量增加,酶的活性上升以增强产热D.激素甲、乙、丙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解析:选C分析图解可知,a细胞为下丘脑细胞,激素甲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乙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丙为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超过正常值时,会对下丘脑和垂体起抑制作用,因此①处的效应为抑制作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当机体缺碘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从而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严寒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体内物质氧化分解,使机体的产热量增加。6.(2018·兰州模拟)下面是关于抗利尿激素调节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食物过咸时,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