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手指接触到针尖而产生痛觉属于非条件反射B.机体内各种反射活动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C.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D.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解析:选D仅产生痛觉未涉及效应器,不属于反射;非条件反射活动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与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2.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D.③损伤不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功能解析:选A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兴奋传导方向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⑤发生反应,但不属于反射,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③是脊髓,为低级神经中枢,若损伤,将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功能。3.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C.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解析:选D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而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植物人具有呼吸和心跳,也能排尿、排便,呼吸中枢在脑干,排尿、排便反射中枢在脊髓;大脑皮层H区是听觉性语言中枢,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4.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B.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导C“→”.在突触小体处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后,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解析:选D神经纤维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突触小体上完成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5.(2018·哈尔滨实验中学月考)如图是较为复杂的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B.若B受刺激,C会兴奋;若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C.b→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D.若ab=bd,若刺激c点,则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两次解析:选D由图可知,图中含有3个神经元、2个突触;在B、C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为B→C,若A、B同时受刺激,C不兴奋,则可能是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抑制了B神经元的兴奋;静息电位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b→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如刺激c点,兴奋可以传至d点,但不能传至b点,因此电流计的指针只偏转一次。6.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与通道蛋白关系紧密。Na+K+泵是神经细胞膜上的一种常见载体,能催化ATP水解,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可以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其结构如图2所示。下列根据上述资料做出的分析,错误的是()A.图1中静息电位-70的绝对值大于动作电位30的原因是K+细胞内外浓度差大于Na+B.图1中b~c段,Na+通过通道蛋白内流不需要消耗ATPC.图2中随着温度逐渐提高,Na+K+泵的运输速率先增大后稳定D.图2中随着氧气浓度的逐渐提高,Na+K+泵的运输速率会先增大后稳定解析:选C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由K+外流引起,动作电位由Na+内流引起,故图1中静息电位-70的绝对值大于动作电位30的原因是K+细胞内外浓度差大于Na+的浓度差;图1中b~c段,Na+通过Na+通道蛋白内流,该过程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由题干可知,Na+K+泵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随着温度的提高,蛋白质会发生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