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参加一次数学说课比赛的过程与反思(文章发表于《老师》2022年第3期)缘起2022年11月,我镇组织参与县的说课竞赛,取得不俗的成果。我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老师,全各参加了本次活动。回顾这次竞赛的过程,我们重视老师的参加,重视老师在过程中的的体验、感悟与共享,相互把说课活动开展成一次理论与实践相互碰撞的过程。过程一、体验。第2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本次参与竞赛的Z老师,欣然接受任务。学校给了三天时间给她预备说课稿,然后开头科级集体备课。两天后,Z老师说,想用这次课改的模式说课(当时她的班级还不是试验班),想亲自上一节再写说课稿。根据Z老师的要求,学校组织了试验班的数学老师先来一次集体备课,全体老师就用说课的形式对《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课说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特殊对重难点的解决与学法进行详细的争论,然后形成上课的基本思路。上课时,就在Z老师的班上(没有电教平台),全体参加集体备课的老师到齐了,上完,Z老师自己就觉得不满足,觉得许多地方处理得不好。由于其它事,评课的时间拖了几天,期间,许多老师都在问:校长,这节课怎么还不评课呀?第3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评课了,学校先让Z老师说说思路和感受,然后大家再发言。Z老师说得很投入,大家争论得也激烈,针对难点的处理、小组合作的组织、小组展现的支配、老师的角色定位等,进行了深化的探讨,甚至对老师行为,反映出背后的理念支撑也有老师提出。Z老师提出再上一次(这次用不同的班,地点在电教室),这次支配全镇的数学科试验老师来观摩,学校还支配了录像。课上得比第一次好,无论是同学自主学习、合作沟通环节,还是同学的展练提升部分,Z老师都能组织引导同学乐观参加课堂,特殊是老师的角色定位,老师基本把课堂交给了同学而又能调动起同学的爱好。课后的评课大家都赐予了确定。这次,上课的基本思路就形成了。二、感悟。第4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Z老师的说课稿出来了,学校支配了镇的“学科教研小组”成员研讨,重点争论说课与备课的区分、说课与上课的区分和说课程序的内容和艺术三个方面,同时帮Z老师理清说课在对象、内容和表达方式方面的异同,要求Z老师对说课稿进行再修改。说课了,全校的数学老师都齐了。(.9xwang.Com)Z老师还不能背稿,就边看边说。大家争论时,针对“教什么”和“怎么教”两方面讲得许多,也很散,给不了太多意见予说课者。特殊是课件对内容的呈现,大家意见分岐比较大,同时,对“为什么这样教”(说意图)没有中肯的观点,对说意图是穿插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中进行相机阐述,还是单独作为一个部分进行,有两种声音。统一不了意见,学校要求老师回去自己查资料,对分岐的地方,通过查阅资料解决。同时,要求Z老师预备第二次说(她也主动提出),争取脱稿说课。第5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第二次说课了,大家都带着资料来了。听完Z老师说课,大家都觉得“教什么”和“怎么教”处理得比较好了,Z老师选择了说意图穿插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中,效果也不错。大家争论的焦点放在课件对内容的呈现形式上和说课的艺术上,特殊针对课件的“导航”作用,让说课者和听众通过课件的呈现,对说课的思路更清楚,给出了许多很中肯的意见。同时,也对说课的肢体语言,语言的节奏停顿和感情投入方面进行了沟通。三、共享。第三说课,与第一次比,可以说“不行同日而语”。按Z老师的说法,她想把自己的进步同大家共享,思索的是怎么说得有特色的问题(用的是自主交互式课堂学习模式,其中有一个展现环节用上课的视频呈现出来),思索的是怎么把我镇课改的亮点在县竞赛中呈现出来。第6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竞赛了,Z老师最终一位上台,镇支配了几位参加者一起伴随参赛。Z老师自始至终比较淡定,全神贯注观摩其它乡镇选手说课。到她上台时,全身心投入,对课件的驾驶,对内容的把握,对语言的提练,都发挥得比在镇里好,很好地把“自主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理念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