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读《黑骏马》--有感草原上的牧歌新塘边学校樊菲第一次读张承志的作品,是经高校现当代文学老师董老师的推举。清楚地记得董老师对张承志的评价很高,还推举我们班的男生去看张承志的《北方的河》,理由是这部作品布满了阳刚之气。张承志,回族,原籍山东济南,1948年诞生于北京,1972年考入北京高校历史系,1978年开头创作。在90年月,他高举道德抱负主义大旗进行小说创作,与大众化、世俗化的文学潮流相对抗,显得独树一帜。他共出版了各种着述34种,发表短、中、长篇小说及散文、学术、着作、译着约250万字。他的代表作有《北方的河》、《黑骏马》、《心灵史》等。80年月的张承志是一位浪漫主义、抱负主义的作家,而90年月他渐渐走向宗教神奇主义,最终皈依伊斯兰宗教。第2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黑骏马》是我挺喜爱的一部作品,《黑骏马》一出版,就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了读者,获得了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黑骏马》以宽阔壮丽的大草原为背景,以一首古老的民歌《黑骏马》为主线,描写了蒙古族青年白音宝力格的成长历程,描写了他和索米娅的爱情悲剧。小说以舒缓的节奏,美丽的笔法,再现了草原民族的风俗人情《黑骏马》轻易地触动了我心灵深处最柔情的部分,这种触动揭示了人性中最真最纯最忠诚的信仰。小说以一个男人离乡返乡的心路历程和一出凄美的爱情故事折射出蒙古民族在新旧观念冲撞中的自我选择,以及作为草原抱负一代的挣扎和呐喊。故事是以一个男人名叫白音宝力格回到蒙古老家为开端的,那匹与他始终在一起的黑骏马在他到达老家时瞬间勾起了他漂亮而伤感的回忆。当他想起可爱的索米娅和慈爱的奶奶,而面对着荒芜空旷的草原时,再也第3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无法抑制自己的痛楚。奶奶的疼爱,奶奶的关怀,曾经让他那么幸福;索米娅的温顺,索米娅的微笑,他都清楚的记得。但为了追求自己所谓的"抱负"而抛离了家乡,抛离了亲人,也抛离了自己的情感。(.9xwang.com)特殊是因为封建的思想而促成他的背离,使他连从小抚养他的额吉(奶奶)的最终一面都没见到,而索米娅,却也已跨过伯勒根河,嫁为人妇了。一切都变化得这么快定是他始料不及的罢!我曾想过,一个男人在那样一种状况下是否都会离开自己心爱的恋人。他们的悲剧结局是否是注定。我怪过白音宝力格的软弱,我认为爱情是宏大的,每一个正常的男人都能从中得到力气使自己变得英勇,宽容和顽强。可是白音宝力格却显得那么脆弱无能。就这样轻易的放弃了和自己青梅竹马的恋人。也曾想过这种抛弃是可耻的。但是,后来认真想想,我是把这篇小说纯粹当言情小说看了,根第4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本没去了解张承志写这部作品的深意。这个故事将笔锋深化到草原民族凝重的文化积淀的深层,对传统文化做了深层次的剖析。仆人公白音宝力格虽然很小就被父亲寄养在伯勒根草原上的“奶奶”家,但他并不是土生土长的草原牧民,白音宝力格是一个追求文明进步的蒙古青年,象征着现代文明和科技进步。奶奶和索米娅是勤劳、和善、纯朴的蒙古人民的象征,在她们身上既有传统美德,也有古老落后的愚昧思想和逆来顺受的认命。当他发觉心爱的索米娅遭受不幸,感动得想杀人时,奶奶却只淡淡地说:“女人不都这样过来?也好,至少知道索米娅能生养也是件不错的事。”他与索米娅还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的,这就预示着白音宝力格与索米娅的爱情不会有结果,尽管大家都作了最大的努力。现代文明和古老草原文化中对制造生命的喜悦意识在这里发生了冲撞,这才是悲剧的根源。白音宝力格面对这剧烈的冲撞,感到孤独迷惑、苦闷绝望。一个孤独的抱负主义者,注定要伤痕累累,于是他第5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当了逃兵。他是那么脆弱、那么无助、那么不堪一击。多年以后,经过现代文明的陶冶后。白音宝力格的呢新还时刻被“黑骏马”这个沉郁、美丽的古老名族深深吸引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慢慢感到,那些过于激扬和辽远的尾音,那此世难缝的感伤,那古朴的悲剧故事;还有,那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