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 5.1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VIP免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 5.1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 5.1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 5.1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3页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总抚养比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图为我国2015~2049年抚养比变化图(预测)。据此完成1、2题。1.图中2015~2025年少年抚养比呈上升趋势,其形成的政策原因及引起的后果是()A.人口出生率的上升,人口增长模式变为过渡模式B.人口出生率的上升,人口总抚养比会上升C.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人口增长会变慢D.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人口总抚养比会上升2.图中信息反映了()A.在2029年前总抚养比的变化主要受少年抚养比变化的影响B.少年抚养比在2025年后呈持续下降趋势C.2030年后劳动年龄人口的主要抚养将由少年人口转向老年人口D.总抚养比的变化与少年抚养比的变化息息相关【解析】1选D,2选C。第1题,我国在2015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导致少年抚养比上升,所以会导致人口总抚养比上升。第2题,总抚养比的变化基本上与老年抚养比的变化同步;2030年后老年抚养比开始大于少年抚养比。(2018·保定模拟)《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指出,未来十几年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下表为我国人口变化预测数据。据此完成3、4题。91340127年份(年)201520202030人口总数(亿)13.714.214.5生育率(%)1.5~1.61.81.8出生人口性别比(100女孩)113.5112107人均预期寿命(岁)76.377.37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6.160703.下列说法符合我国人口发展趋势的是()A.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平衡B.劳动力人口趋于年轻化C.人均寿命增长,死亡率降低D.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4.根据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变化,推测其对我国农村的影响为()①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②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变小③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④农村学校儿童上学平均距离缩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3选A,4选B。第3题,读表可知,我国人口性别比自2015年的113.5下降到2020年的112,到2030年下降到107,说明性别比趋于平衡。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劳动力人口趋于老年化。人均寿命延长,死亡率升高。生育率自2020年到2030年间没有变化,而死亡率升高,自然增长率应当降低。第4题,读表可知,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导致农村劳动力比例降低,农村劳动力短缺,会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村劳动力年龄增加;大量农村人口到城市居住,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由于农村人口比例降低,农村少年儿童数量减少,学校布局更加稀疏,农村学校儿童上学平均距离延长。(2018·太原模拟)下表为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环境承载力表(含预测)。读表,完成5、6题。年份人口(万人)人均消费粮食(kg/年)人均耕地(hm2)可承载人口数(万人)201034714000.1232587201535624500.1212403202036545000.12022175.材料所示山西耕地资源人口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的主要成因是()A.人口增加B.消费水平提高C.土地资源减少D.科技进步6.提高山西耕地资源人口环境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有()A.鼓励人口外迁B.降低山西开放程度C.大力发展经济,控制人口数量D.宣传节俭,降低生活标准【解析】5选B,6选C。第5题,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与人口环境承载力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人口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材料所示时间段,人均耕地资源减少,但耕地资源总量增加。第6题,山西实际人口数超过耕地资源人口环境承载力,这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能够利用山西以外的资源的缘故,故提高山西耕地资源人口环境承载力应扩大开放程度。鼓励人口外迁不现实,降低生活标准不符合社会文化准则。7.(2018·宜宾模拟)读下图和材料,完成问题。91340128材料一西宁地区示意图。材料二青海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数据。年份(年)人口数量(万人)0~14岁比重(%)15~64岁比重(%)65岁以上比重(%)2000518.1526.62%69.05%4.33%2010562.6720.92%72.78%6.30%(1)分析西宁市环境承载力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解析】第(1)题,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科技水平较低,但西宁位于湟水谷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自然条件相对优越;作为青海省会,科技水平等社会经济条件比本省其他城市优越。第(2)题,表中数值反映青海省的少儿比重下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