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质量评估(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1、2题。1.据图判断有关地球四大圈层特征,正确的是()A.①由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组成B.②上部存在若干的电离层C.③是已知宇宙中,地球独有的圈层D.④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2.弥漫在城市上空的雾霾含有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这些颗粒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为()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解析】1选C,2选A。第1题,图中①向③供水,同时向②渗透,说明①为水圈,特点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②接受降水和渗透,是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③需要供水、且能提供氧气,因此为生物圈,地球是宇宙中目前可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④能产生降水,是大气圈。第2题,雾霾颗粒飘浮在大气圈中,沉降后进入水圈或被生物圈吸入、滞留,最后再回到岩石圈。吉尔吉斯斯坦东北部天山中段的崇山峻岭中,镶嵌着一个终年不冻的大湖——伊塞克湖。湖面平均海拔1608m,面积大约6300km2,是世界上较大的构造湖。读图完成3、4题。3.关于伊塞克湖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A.风蚀洼地积水成湖B.冰川侵蚀洼地积水成湖C.火山熔岩堵塞河道形成D.地壳抬升断层陷落形成4.下列关于伊塞克湖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淡水湖,湖水水位日变化小、季节变化小B.淡水湖,湖水水位日变化大、季节变化小C.咸水湖,湖水水位日变化小、季节变化大D.咸水湖,湖水水位日变化大、季节变化大【解析】3选D,4选D。第3题,由材料可知,伊塞克湖为构造湖,构造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是地壳抬升发生断层陷落后形成。风蚀洼地成湖为外力作用。冰川侵蚀形成洼地后积水成湖为外力作用,不是构造湖。火山熔岩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湖泊只有河流水注入,没有河水流出,盐分容易积累,形成咸水湖。河流和湖泊的补给主要为冰雪融水补给,气温日变化大,湖水水位日变化大,季节变化大。下图国家被称为“欧洲的阳台”,悠长的海岸线和古文明的遗迹,成为旅游胜地。据此完成5、6题。5.下面为上图中A、B两城市的气候资料,由此可知()A.该国全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充足B.西侧暖流增温增湿的作用,使沿海A地形成海洋性气候C.山地东侧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因此B地的夏季降水较多D.该国自西部、南部向东部、北部气候的大陆性逐渐增强6.该国大理石的蕴藏量及种类居世界第一,自古以来,大理石成为该国的建筑材料和雕塑原料,并创造出灿烂的古文化,其国名HELLAS的意思就是“闪光的石头”。下图中能代表该国“闪光的石头”及其形成的是()A.a和4B.b和3C.c和5D.d和2【解析】5选D,6选D。第5题,该国中南部地区位于35°N~40°N,岛屿、半岛众多,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气候温和湿润,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北部内陆纬度较高,沿岸山脉阻挡湿润气流深入,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自西部、南部向东部、北部气候的大陆性逐渐增强。第6题,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规律,结合图中“外力作用”这一信息,可以确定a为岩浆,4、6、7为重熔再生作用;b为岩浆岩,3为岩浆冷却凝固作用;c为沉积岩,5为外力作用;d为变质岩,1和2为变质作用。大理石属于由沉积岩中的石灰岩变质形成的岩石。下图为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7、8题。7.图中甲地气候类型及此时的盛行风向分别为()A.地中海气候西北风B.地中海气候西南风C.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北风D.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南风8.关于此时图中乙、丙地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乙地处于冷锋过境前②乙地正值暴雪天气③丙地处于暖锋过境后④丙地多连续性降水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7选A,8选C。第7题,根据图中的纬度及海陆位置判断,甲地位于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根据甲地的等压线分布画出风向,首先垂直于等压线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南半球向左偏,为西北风。第8题,南半球气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根据气流运动方向可判断,图中乙地处于冷锋过境前,天气晴朗;丙地处于暖锋过境后,天气晴朗。(2018·浙江联考)琼州海峡是全国三大海峡之一,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长8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