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突破练2统计图表的判读(2018·吉林长春七校联考)下面图甲为我国东部沿海某省1990—2015年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图乙为该省1990—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市化率变化图。据此完成第1~2题。图甲图乙1.从1990年至2015年,该省()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农业产值降低B.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三产业C.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的产值一直高于第二产业2.下列关于该省城市化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2005—2015年城市化速度快于1995—2005年B.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呈正相关C.逆城市化现象普遍D.目前已处于城市化的成熟阶段答案:1.C2.B解析:第1题,图甲反映的是三大产业的比重变化,并不能反映产值的变化,排除A、D两项。1995—2015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990—2015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一直在上升;2015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第二产业,B项错误,C项正确。第2题,读图乙可知,2005—2015年该省城市化率增长速度慢于1995—2005年。目前,该省仍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并未进入成熟阶段(后期阶段),我国尚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1990—2015年,该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快,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呈正相关。(2018·广东七校模拟)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耕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和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图。读图,完成第3~4题。3.与2000年相比,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A.1300m以下地带B.1300~1900m地带C.2500m以上地带D.1900~2500m地带4.与2000年相比,2008年该地区1900m以上地带人地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A.人地关系趋于缓和,大量开垦耕地B.人地关系趋于缓和,人口迁出C.人地关系趋于紧张,大量退耕还林D.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人口迁入答案:3.A4.B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人口耕地弹性系数=耕地面积百分比/人口百分比。与2000年相比,2008年1300m以下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下降,故人地关系趋于紧张,故A项正确;1300~1900m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不大,故B项错误;1900m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上升,人地关系趋于缓和,故C、D两项错误。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1900m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上升,人地关系趋于缓和,排除C、D两项;该地区地形为山地,海拔高,开垦耕地的条件不足,所以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上升应该是人口外迁的结果,故B项正确,A项错误。(2017·河北衡水中学信息卷)洛伦兹曲线图中曲线越接近绝对均衡线说明分布越均衡。下图为山东省1953—2010年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据此完成第5~6题。5.与山东省相比,全国人口分布很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A.政策因素B.战争因素C.自然因素D.经济因素6.山东省近年来人口分布集中程度表现为()A.极度集中B.分布不均程度增强C.趋于均衡D.60%土地集中全部人口答案:5.C6.B解析:第5题,全国人口分布集中在胡焕庸线以东、以南,主要是自然因素中的地形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故选C项。第6题,通过1953年、1982年、2010年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对比发现,曲线越来越偏离绝对均衡线,说明分布不均衡程度增强。故选B项。(2018·安徽合肥质检)复种指数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下图示意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域1998年和2012年耕地复种指数。据此完成第7~9题。7.图中M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湖北B.吉林C.山东D.江苏8.浙江省耕地复种指数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非农产业发达B.耕地面积减少C.作物单产减少D.山地面积广阔9.提高河南省耕地复种指数的有效措施有()①加大惠农力度②扩大垦荒规模③实施休耕轮作④增加科技投入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7.B8.A9.C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复种指数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从图中可以看出,M省级行政区的复种指数不超过100%,说明该地农业生产熟制最多只能一年一熟。选项所列四个省级行政区中,湖北位于亚热带地区,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复种指数会高于100%,故A项错误;吉林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复种指数最多100%,故B项正确;山东位于暖温带地区,农作物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复种指数会高于100%,故C项错误;江苏复种指数也会高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