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康庄往事》读后感赵杰兵一书我仔细阅读了。因为阿咚给书时跟我说了,这书和一般知青回忆录不大一样。我抓紧时间,一口气看完,觉得的确和一般知青回忆不一样。首先是自觉申请上山下乡的,怀抱革命的抱负主义和毛主席语录,大有壮士断腕改天斗地的决心,一绝文革的重灾区北京,投入到宽阔天地,走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道路。就像全体知青一样,从城市到农村,同学们首先要过劳动关,就是学会各种农活和当地的饮食,住宿习惯等,不管情愿不情愿,为了生存,只能如此。是干部子弟,文革初始,父母被打倒,成为走资派,子女即刻成第2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为“狗崽子”,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月,出身的好坏几乎成为好人坏人的标志。但是,不为环境所动,坚持自己的信念,很快和村里的干部,社员打成一片,且关心村里脱贫干了很多好事情,即便离开后,且始终和村里保持联系,不管后来的工作岗位的调动走的什么地方。后来,动用自己的力气和当地干部的支持,关心村里在干旱的山西北部农村,打了二眼甜水井,此事很让人感动。是幸运的。由于他真诚地乐观地献身到农村的土地中,得到农夫的信任,很快当上,小队、大队干部,从今走上仕途。由于落实政策,父母的问题得以解放,重新出来工作,作为干部子弟,也因此随着得到好处。但是仍旧没有遗忘自己当时的想法,仍旧尽力关心村里的社会主义建设,这和一般干部子弟不大一样。回首,今日的农村和当年插队时的农村有着很大的不一样,就像第3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当时刚解放时,从地主手里没收土地,分给农夫,再通过合作社,人民公社,把土地收回国有,结果越干越穷。(.9xwang.com)后来又承包三十年不变,到现在土地可以扭转。中国的土地政策自解放以来走了一条曲曲弯弯的道路,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也在不断适应这些变化,好在,吃饱肚子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下面的事情,就是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还有养老制度的解决。知青运动的悔与不悔之争,还将争辩下去。抛开个人得失所困。首先,让1700万同学失学,造成十几年的文化断层,至此一点,就是罪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干出这种事情的。书中大量叙述了在康庄当知青时所接触的人物,故事,和突发事情对于本人的影响,见证了知青史浓墨重彩的一笔,其过程耐人寻味。没有真实的经受没有真心的体验是写不出这样的着作的。从中我们观察天下第4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最底层人们的酸甜苦辣和小小的欢快。如:农夫花上300元去陕西买老婆的事情最为感人。最起码说明一点,当时的陕西比山西的康庄更加贫困。还有四川。知青运动短短的历史造成的社会动荡,造成人口的迁移,牵扯到多少家庭思念和苦痛,造成最终的返城,其根源至今未见正面官方的报道。就像我们建国后的反右,三年自然灾难,文革等不断地运动,造成至今人口素养的不良作风和习俗一样,其影响深远。熟悉错误和改正错误的前提是深刻的反省,从中总结阅历和教训。而正是从自身的角度,用朴实的语言,还原当年的景象,仅此一点,是个正直的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