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湖南四校高三摸底调研]清明时天地回暖,万物洁齐,春风催促农事。为祈丰收,古人形成清明春祭之习,这一天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后来逐渐形成了扫墓祭祖的礼俗。由此可见()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身的传承性②文化总是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创新和发展③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传统④清明祭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0湖北黄冈高三模拟]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整座建筑损毁严重。熊熊火光里的塞纳河畔,圣母院塔尖轰然倒塌,令人心惊心碎。文物之殇,让法兰西流泪,也让全世界伤痛。这是因为()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保护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泉③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承载着世界共同的记忆④加强文物安全管理,留存文明记忆,是我们共同的责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2020安徽合肥高三调研检测]2019年大型季播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二季以全航拍为特色,遴选7个省级行政区展示各具特色的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既有秀丽的风光,也有令人流连忘返的情怀,一经播出,反响热烈。该纪录片的成功之处在于()①创造性转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展现地域特色③依托科学技术创新文化传播途径④立足社会实践,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4.[2020河北石家庄重点高中高三摸底]在第三届全国优秀声乐暨音乐剧展演上,乡土音乐剧《黄四姐》赢得了观众的好评。该剧取材于土家族民歌,很好地将民间乡土的民歌元素融入现代音乐中,让人们在具有现代节奏的乡土旋律中感受民族文化深厚的根基。音乐剧《黄四姐》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是()①其找到了民间乡土文化和观众审美相结合的点②其正确把握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③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④其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科学精神]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这一论断是基于()①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②我们要认同不同民族的文化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尊重文化多样性能推动人类文明进步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2020山西太原名校高三考试]近几年,“故宫”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的热词。在互联网的推动之下,这座有着将近600年历史、独一无二的“文化IP”变得愈发年轻。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的播出以及各种文创产品不断推出,故宫成功地打入了群众“内部”,不再显得那么高冷了。这一现象折射出()①着眼于人民的精神需求是文化发展的要求②大众传媒显示了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③文化创新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生命力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20湖北黄石高三质检]2019年7月,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展示考古成就,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建造了复原良渚先民生活场景的展示馆,还运用5G加MR(混合现实)的方式,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建模,让游客可以在虚拟空间立体触摸珍贵的出土文物。由此可见()①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②科技使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方式发生变革③推动文化传播手段创新是保护文物的前提④科技能够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展示文化自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2020江西赣州高三联考]中国古代名著《西游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情况。书中的师徒四人虽历经艰辛却初心不改,为现代人所颂扬,但书中宣扬的一些封建思想,也遭到了现代社会的唾弃。由此可见,传统文化()①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②在保留基本特征的同时,需要因时而变③只有顺应社会生活变迁,才能彰显其价值④因具有民族性而成为中华民族之魂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9.[科学精神]“提起长安城,常忆羊羹名;羊羹美味尝,唯属同盛祥……”民谣里,蕴含着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