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ppt课件•引言•文本解读与赏析•历史背景与时代背景分析•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分析•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探讨•知识拓展:相关文化现象解读•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contents目录01引言背景介绍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劝勉后主刘禅振作精神,兴复汉室,在出征前写下了这篇《出师表》。文章表达了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和对后主的期望,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出师表》背景及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01020304《出师表》背景及作者简介课程目的让学生了解《出师表》的背景、作者及文章内涵。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其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本次课程目的与要求•引导学生体会诸葛亮的忠诚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其爱国情怀。本次课程目的与要求课程要求熟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本次课程目的与要求0102本次课程目的与要求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和写作目的。02文本解读与赏析简述写作背景及目的,为下文的展开做铺垫。文章结构梳理引言分析天下大势,阐述北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一部分回顾先帝创业历程,表达对先帝的怀念和感激之情。第二部分提出北伐的战略规划和具体部署。第三部分表达对后主刘禅的期望和劝诫,以及自己的忠诚和决心。第四部分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北伐的重要性和自己的决心。结尾关键语句解读“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指出蜀汉面临的严峻形势,强调北伐的必要性。“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表达自己的出身和初衷,展现谦逊、忠诚的品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回顾先帝创业历程,表达对先帝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表达对后主刘禅的期望和劝诫,以及自己的忠诚和决心。艺术特色赏析情感真挚全文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蜀汉国家的热爱和对先帝的怀念之情。逻辑严密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使得作者的意图和主张得以充分表达。语言简练文章语言简练明快,不拖泥带水,用典恰到好处,既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03历史背景与时代背景分析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政权分立,各自为政,形成鼎足之势。政权分立战争频繁民族融合三国之间战争不断,争夺地盘和资源,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在战争的同时,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也在加速进行,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030201三国时期政治局势概述蜀汉政权内部存在诸多矛盾,如益州集团与荆州集团之间的矛盾、刘备与诸葛亮的政见不合等。内部环境蜀汉政权地处西南,与曹魏和孙吴相邻,需要同时面对两个强敌的威胁。外部环境蜀汉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资源匮乏,需要通过北伐来寻求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经济状况蜀汉政权内外环境分析诸葛亮认为蜀汉政权地处偏远,只有通过北伐才能打破曹魏的包围圈,保卫蜀汉的安全。以攻为守北伐可以拓展蜀汉的疆土,增加人口和资源,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拓展疆土通过北伐可以转移蜀汉内部的矛盾,凝聚人心,增强国家的向心力。转移内部矛盾诸葛亮北伐战略意图探讨04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分析语言描写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言辞和修辞手法,表现诸葛亮的忠诚、谦逊、果敢等品质。外貌描写通过描绘诸葛亮的容貌、服饰等细节,展现其威严、庄重、富有智慧的形象。行动描写通过叙述诸葛亮的决策、指挥、战斗等具体行动,展现其卓越的才能和坚定的意志。诸葛亮形象塑造方法论述03张飞性格豪爽、勇猛善战,同时也有暴躁、易怒的一面,是蜀汉军队中一位独具特色的将领。01刘备被塑造成仁爱、宽厚、重情重义的君主形象,与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形成互补。02关羽以勇猛、忠诚、义气著称,是蜀汉军队的重要将领,与张飞并称“万人之敌”。其他人物形象特点分析诸葛亮与刘备之间形成了深厚的君臣情谊,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则尽心竭力辅佐刘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