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老子道德经读后感在孩提时代的我就曾经接触过圣人老子的《道德经》,大家可以轻而易举猜到当时懵懂孩童的我,对于这本书可谓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对老子以及《道德经》的初步熟悉还得追溯到我爷爷跟我讲的故事。爷爷跟我讲了许多的古代传奇,其中就有关于圣人老子的传奇——相传老子一夜间就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道德经》,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而去,成为神话传奇中的太上老君。小时候听着这些传奇比较神奇、玄奥的东西,都是和老子相关的,但是老子是谁,什么是老子的学说,他所著作的《道德经》叙述的是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却知之甚少,而且那时根本看不懂。读懂一本书,首先读懂一个人。这是我阅读书籍的座右铭,若光看一本书所讲的内容,而不去深化了解为何做此书的种种缘由,那就与做此书献于世的真正目的了。我不乏有些人著书纯粹是为了赚取稿费或者立名,那样的人不配叫,只能牵强称为写作工罢了。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第2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那时天下大乱,诸侯纷争,广阔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时代造英雄,时代也会造就文化精神上的佼佼者。如今许多人称《论语》为做官必学,《道德经》为做人必学,想必有肯定的道理可遵循,但便不是如如今说法那样的片面。一本《道德经》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为人等多方面的内容。换一种比较概括的话说可算为一本百科全书,但是《道德经》真正的分类还得算为哲学著作。老子道家的学术布满着辩证法,从探讨宇宙天地、自然规律的变化入手,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真正地以人为本,直接从关注明民生,关注社会弱者,弱势群体动身,老子之道算是弱者之道,对社会人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道德经》揭示宇宙万物、自然天地、社会与人等及其运动规律,因而是一个博大的哲学思想体系,提出了许多反映事物运动一般规律的哲学概念,对中国文第3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化以及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黑格尔曾经感慨:世界的哲学家乡在中国!在老子《道德经》诸多哲学概念中,我最熟透的算是立身处世这方面学问。下面简洁的叙述一番。修身为本的主见在《道德经》中有诸多名句:“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等等。细细体会一下老子对人生修养和处世的见解,我觉得他的许多话语,句句启迪心灵,不时地在敲打警示,使人醉之复醒,感到似乎在痛饮千年陈酿,愈久愈香。做人修身处世,是一个古老却又常新的话题,每每与人细谈老子哲学时谈到修身处世这话题时,心中总会荡漾起新的体会新的感受。在立第4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身处世这个主见中有一个极为经典的句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顽强者莫之能取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弱之胜刚,天下莫不知。”柔弱胜刚毅,是老子哲学思想中布满相反想成、对立转化的辩证法的命题,带有普遍真理性的意义。刚刚提到老子以水为例的句子的意思是:天下没有东西比水更加柔弱,可是攻克顽强的东西没有能赛过它,因为没有东西可以代替它。微弱的赛过强大的,柔弱的赛过坚硬的,天下谁都知道。(.9xwang.Com)可谓水滴石穿,松软的水能够把顽强的石头穿透。在老子看来,柔弱胜刚毅是自然界的一条法则。它比起强能胜弱,刚能胜柔这一表面肤浅的熟悉而言,柔胜刚,弱胜强,无疑是熟悉论上的一个飞跃和深化的实例。这句话告知我们,新生的、弱小的、临时处在劣势的事物,最终是要战胜旧的、临时貌似很强大的事物的强有力的论证。“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第5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无尤。”这句话是中大家最熟识的当属“上善若水”了,老子提倡应当向水的柔弱品质学习,即守柔。为什么呢?因为世界上最柔弱的是水,水能穿透坚硬的石头。推及到人,若人能够做到“上善若水”,所给予的精神和意义,那么他的心胸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