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 专题十 遗传的分子基础备考练(含解析)试题VIP免费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 专题十 遗传的分子基础备考练(含解析)试题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 专题十 遗传的分子基础备考练(含解析)试题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 专题十 遗传的分子基础备考练(含解析)试题_第3页
专题十遗传的分子基础考点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1.[2019江苏,3,2分]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解答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类试题的关键是明确两点:①子代噬菌体的遗传信息模板由亲代噬菌体提供;②子代噬菌体的组成原料由大肠杆菌提供。2.[2017浙江4月选考,20,2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为粗糙的,R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为光滑的B.S型菌的DNA经加热后失活,因而注射S型菌后的小鼠仍存活C.从病死小鼠中分离得到的肺炎双球菌只有S型菌而无R型菌D.该实验未证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由S型菌的DNA引起的高考对遗传物质的探究的考查侧重于实验的过程、原理、方法及结果的分析等,难度一般不大,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落实科学探究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牢记S型菌和R型菌的特点,即前者菌落光滑、有荚膜、有毒,后者菌落粗糙、无荚膜、无毒。考点2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3.[2018浙江4月选考,22,2分]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活动,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a、b、c表示离心管编号,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本活动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B.a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C.b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NA都是15N-14N-DNAD.实验结果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实验的掌握情况,这也引导考生关注教材,回归教材。由题干中“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可推知:a管中DNA双链均被15N标记;b管中DNA均为15N-14N;c管中DNA一半为15N-14N,另一半为14N-14N。通过三试管中条带对比,才能确定DNA双链的组成。4.[2018全国卷Ⅰ,2,6分]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本题以“DNA—蛋白质复合物”为背景材料考查染色体的组成、DNA分子的复制及转录等,提高了试题的新颖性与难度,符合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要求。剖析原核细胞拟核中DNA—蛋白质复合物的来源,领会转录过程中会暂时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是解题的关键。考点3基因的表达5.[2020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模拟]真核细胞中,部分核酸与结构蛋白结合成特定的复合物。研究发现,某毒素只能与这些复合物相结合,并阻止复合物中的核酸发挥相应的作用。若在培养植物根尖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毒素,有关细胞内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蛋白质合成减少,代谢减弱B.细胞无法进行DNA复制,失去分裂能力C.细胞中转录不受影响,但翻译过程受到抑制D.细胞的线粒体中依然可以正常合成DNA与RNA结合材料信息考查教材基础知识是近几年高考常见的命题形式。本题则结合材料信息考查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明确该特定复合物的类型是解题的关键,由于该复合物中的蛋白是结构蛋白,可以推断出该复合物可能是核糖体和染色体,进而再据题意作答。6.[2018江苏,27,8分]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碱基,具有多种调控功能的一类RNA分子。如图表示细胞中lncRNA的产生及发挥调控功能的几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核内各种RNA的合成都以为原料,催化该反应的酶是。(2)转录产生的RNA中,提供信息指导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链的是,此过程中还需要的RNA有。(3)lncRNA前体加工成熟后,有的与核内(图示①)中的DNA结合,有的能穿过(图示②)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或RNA分子结合,发挥相应的调控作用。(4)研究发现,人体感染细菌时,造血干细胞核内产生的一种lncRNA,通过与相应DNA片段结合,调控造血干细胞的,增加血液中单核细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