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跟易中天学讲课——《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有感刘庆亮(邹平县第一中学,山东滨州256200)[关键词]课堂教学,规律化,问题化,概括化,对比化,讲故事,打比方,语言通俗一个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去掉匠气,增加书卷气,就不能照本宣科,必需去教自己理解的历史,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让历史“复活”,让历史走近生活,让历史走近同学。而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我认为是易中天教授。2022年10月易中天教授再次做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用36讲的篇幅,为全国观众奉献了一套文化大餐《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在电视节目热播的同时,配套的图书在全国开头发行,很快成为热销图书。易中天教授以自己超群的讲课艺术,把哲学史、思想史上这个抽象、浅显、第2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简单的话题,讲解得深化浅出,生动活泼,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下面,就易教授的讲课实例,和大家一起共享他的睿智、他的幽默、他的讲课艺术,让我们跟易中天学讲课!把简单的事情简洁化易中天是高水平的老师,他讲课时擅长把简单的事情简洁化。概括起来,我认为他在这方面有四个秘诀:规律化、问题化、概括化、对比化。简单的事情之所以简单,是因为其内容庞杂,线索繁多。而解决它的关键,就是把问题“规律化”,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根据严密的规律层次,一步步打开思维的闸门,像阅读扣人心弦的侦探小说一样,领会思维解密的魅力。易中天讲百家争鸣,在整体的结构上,他支配的规律关系是这样的:“众所周知,人类的问题无非三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前面这四章介绍儒墨道法四家的基本观点,这叫‘是什么’。接下来,就该争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前因后果,这就是‘为什么’。知道了‘是什么’,又知道了‘为什么’,信任大家也就知道‘怎么办’了。”[1]第3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大的问题要有一个整体严密的结构,而对详细的小问题,易教授又是怎样规律化的呢?我们可以看两个例子。第一个,“管仲什么人?关心齐桓公成就霸业的人。为什么能成就霸业?实行霸道,富国强兵。靠什么实行霸道?靠什么富国强兵?军事管制。怎么管制?一是查户口,二是定编制。”第二个,“什么人可以做隐士?有本领的人。有本领的人当中,什么人是隐士?不做事的人。他们的不做事,其实是不做官。不做官也不是不会做,或者做不了,而是不情愿。能做,会做,做得了,却偏不做,才叫隐士。”信任大家看了应当会有所启发。“问题化”是大家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了,我们常常把思维含量高的问题设计叫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是评价一节课是否胜利的重要条件。无疑,易教授在这方面堪称高手。他设计的问题有两种:第一种,显性问题。如:“这就惊奇!孔子不是主见读书做官吗?子路想做的官最大,孔子为什么要笑他?曾皙不想做官,孔子为什么要赞成?孔子究竟喜爱什么样的同学?”;“这就让人生疑:孔子和他的思想,真有那么宏大第4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吗?假如真有那么宏大,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嗤之以鼻。瞎白话吧你!既天下为公,又一毛不拔,怎么可能?”。第二种,隐性问题。如:“这几年,孔子几乎年年都有难过事”;“孔子甚至还干过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杨朱有什么主见,竟能得到如此多的青睐?说来简洁,也只有四个字:一毛不拔”;“我读《老子》这本书,感受有三个字:老、大、难”等等。虽然没有明显的设问,但胃口已经吊足,使人欲罢不能了。“概括化”是归纳简单事情的常用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强调“关键词”,实际上就是把问题概括化。而概括得是否科学有效,关键是看我们对问题是否有透彻的熟悉,提炼的关键词是否精当。应当说,易教授做到了这一点,比如:“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抱负,这就是公平、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正、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