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时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某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x,则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A.B.C.D.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知第3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2.5s时的瞬时速度,即v2.5=,结合v2.5=at2.5得a==,选项C正确。答案C2.(2016·湖北武汉调研)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s内的位移为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第3s末的速度一定是6m/sB.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2m/s2C.物体在前5s内的位移一定是25mD.物体在第5s内的位移一定是9m解析由第3s内的位移为5m可以求出第2.5s时刻的瞬时速度v1=5m/s,由于无法求解加速度,故第3s末的速度和第5s内的位移均无法求解,选项A、B、D错误;前5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5s时刻的瞬时速度,即5m/s,故前5s内位移为25m,选项C正确。答案C3.高速公路限速120km/h,一般也要求速度不小于80km/h。冬天大雾天气的时候高速公路经常封道,否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车祸。如果某人大雾天开车在高速上行驶,设能见度(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为30m,该人的反应时间为0.5s,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为安全行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A.10m/sB.15m/sC.10m/sD.20m/s解析设最大速度为vm,能见度为x,反应时间为t,则x=vmt+,即30=0.5vm+解得:vm=15m/s。答案B4.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s内与5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之比为()A.5∶4B.4∶5C.3∶4D.4∶3解析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经过时间t==4s,汽车停止运动,所以汽车在2s内发生的位移为x1=v0t-at2=30m,5s内发生的位移为x2==40m,所以2s内与5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4,选项C正确。答案C5.A、B两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A球下落的时间为t,B球下落的时间为,当B球开始下落的瞬间,A、B两球的高度差为()A.gt2B.gt2C.gt2D.gt2解析A球下落高度为hA=gt2,B球下落高度为hB=g=gt2,当B球开始下落的瞬间,A、B两球的高度差为Δh=hA-g-hB=gt2,所以D项正确。答案D6.一固定的光滑斜面长为x,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当物体速度为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的一半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A.B.xC.D.解析把物体的运动过程按速度大小分为两段,即0~和~v两段,由于两段的速度变化量相等,则两段的时间相等,又因为这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故第一段的位移为总位移的四分之一,即,选项A正确。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7.一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初速度为30m/s,当物体的位移为25m时,经历的时间为(g取10m/s2)()A.1sB.2sC.3sD.5s解析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有h=v0t-gt2代入数据得关系式25=30t-×10t2解得t1=1s,t2=5st1=1s物体在上升阶段,t2=5s物体在下降阶段。选项A、D正确。答案AD8.一物体在粗糙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s内位移为8.0m,在第3s内位移为0.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4.0m/s2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3.75m/s2C.物体在第0.5s末速度一定为8.0m/sD.物体在第2.5s末速度一定为0.5m/s解析假设物体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第3s末未停下来,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t1=0.5s时刻的瞬时速度v1=8.0m/s,t2=2.5s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2=0.5m/s,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得加速度大小为a1==3.75m/s2,则物体从0.5s时刻开始到停下来所用时间为t==s,即物体整个运动时间为0.5s+s<3s,故假设不成立,v2并非2.5s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一定在3s时刻之前停止运动。设物体在2s时刻后再运动t0时间停下,则v1=a(1.5s+t0),2s时刻物体的速度为v2′=v1-a×1.5s,从2s时刻开始到物体停下来的这段时间内,即t0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x=v2′t0-at=0.5m,解得t0=0.5s,a=4m/s2,故物体实际上在2.5s时刻停止运动,此后静止,选项A、C正确。答案AC9.(2016·湖北黄冈模拟)t=0时刻,一物体以一定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在只测出了该物体在第3s内以及第7s内的位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