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点26“生命之网”的生态系统依纲排查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1)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三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区别和联系?(2)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怎样构成的?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1)流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有哪些去向?(2)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区别和联系分别是什么?(3)如何进行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1)生态系统信息的种类及作用有哪些?(2)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1)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存在怎样的区别和联系?(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自我调节能力及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是怎样的?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是什么?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1)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及保护措施是什么?(2)生物多样性有什么价值?1.理清生态系统中三大类生物成分的作用(1)生产者:是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2)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3)分解者:是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2.把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3”个常考点(1)起点:生产者。(2)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传递效率:____________。3.明确生态系统的“3”大功能(1)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动力。(2)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基础。(3)信息传递——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4.记牢信息传递的“3”大功能(1)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2)保持生物种群的________。(3)调节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题组一生态系统的相关判断1.判断下列相关叙述(1)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2010·大纲全国Ⅱ,3C)()(2)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2013·四川,6B)()(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2012·安徽,30Ⅱ(3)改编)()(4)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2011·海南,21C)()(5)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2009·海南,20B)()(6)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2014·江苏,10C)()(7)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2014·江苏,10A)()(8)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2014·江苏,10D)()(9)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2010·江苏,11B)()(10)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2011·海南,21B)()(11)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2015·江苏,9D)()(12)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2009·福建,2B)()(13)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自我调节能力丧失了(2013·海南,29改编)()(14)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是: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2012·江苏,24B)()(15)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2010·北京,5A)()(16)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2010·北京,5D)()(17)某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招引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区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2011·海南,22改编)()(18)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2009·福建,2C)()(19)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2010·大纲全国Ⅰ,5C)()(20)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2009·福建,2D)()(21)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2015·江苏,9C)()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利用率(1)能量传递效率:能量沿食物链流动,以“营养级”为单位,传递效率约为10%~20%。(2)能量利用率①流入人体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