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衢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参考模版(仅为统一格式,不作编制依据)二○一九年六月2—录1项目概要1.1项目背景1.2项目名称1.3项目建设地点1.4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1.5项目总投资与资金来源1.6主要效益指标1.7建设工期1.8编制依据2项目区基本情况2.1建设范围2.2项目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及农业生产状况2.3主要基础设施状况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工程规划设计3.1建设标准3.2建设内容3.3水利工程规划3.4农业工程规划3.5田间道路规划3.6林业工程规划3.7项目区工程建设内容汇总表3.8工程总体规划布置图4工程设计3—水利工程4.1农业工程4.2田间道路4.3工程设计图5工程预算5.1编制说明5.2编制依据5.3编制预算6项目资金筹措及资金投向6.1项目资金筹措6.2资金投向6.3结余资金使用方案7效益预测7.1经济效益7.2社会效益7.3生态效益8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4—(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参考模版仅统一格式,不作为编制依据)第一章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1.2项目名称××区(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3项目建设地点项目所在××乡(镇),涉及行政村个数、农户数、农业人口。1.4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简述建成高标准面积(其中节水灌溉面积),主要工程建设内容与数量。1.5项目总投资与资金来源说明项目总投资,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其他资金。1.6主要效益指标简述新增农业总产值,新增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农民纯收入增加数、新增和改善灌溉及除涝面积,年节约水量等。1.7建设工期项目建设起止时间,客观估计主体工程竣工时间。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工程设计涉及的有关技术要求;高标5—准农田建设标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项目区基本情况2.1建设范围说明项目区地理位置,耕地面积、高标准建设面积,涉及的乡(镇)、行政村数及四邻名称和界限。2.2项目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及农业生产状况简述项目区地形地貌、气候、降水、土壤、水资源状况。简述项目区涉及农户和劳动力人数、农民人均收入。简述项目区内土地利用情况,农业生产种植情况,特别是项目区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现状(面积)、设施农业现状以及良种覆盖、农业机械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情况等。填写表2-1“项目区社会经济及主要基础设施现状情况表”项目区社会经济及主要基础设施现状情况表表2-1(街道)行政村总人口农业人口土地总面积耕地面积粮食总产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个个万人万人万亩万亩万公斤元6—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工程可供水量山塘、水库骨干水利工程完好率田间工程配套率有效灌溉面积防洪保证率个万立方米/年座%%万亩%2.3主要基础设施状况简述项目区现有交通、道路、电力、水利设施等状况,并分析项目区水利、农业、田间道路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说明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应包括自然灾害农业基础条件、生产方式、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2.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从保障粮食安全,农副产品供给,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节水节地,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分析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工程规划设计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要求,针对项目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水利、农业、田间道路、林业等措施综合配套的治理原则,围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建设目标,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和资金投向,确定项目区7—各项工程措施的具体布局,计算各单项工程的数量,绘制项目区总体规划布置图。3工程规划设计3.1建设标准3.2建设内容3.3水利工程规划3.3.1灌溉工程根据水源工程的分布及地形、地貌情况合理划定灌区;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和灌溉设计标准,核算水源供水量,确定增设供水工程(塘堰、堰坝、小型拦河坝、小型截水闸、小型集雨设施、排灌泵站)的规模和数量;根据配水方便、线路最短原则规划输水和配水两级渠道,合理布设灌溉渠系或管道输水系统。灌溉输配水系统布置应根据灌溉的需要,兼顾行政区划,设置独立的配水口。自流灌区的输水渠宜沿等高线布置,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