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698—2014代耆GB/T7698—2003工业用氢氧化钠碳酸盐含量的测定滴定法Sodiumhydroxideforindustrialuse—Determinationofcarbonatescontent—Titrimetricmethod[ISO3196:1975(2011),MOD]2015-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4∙09∙03发布ICS71.060.40G11GB/T7698—201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7698-2003《工业用氢氧化钠碳酸盐含量的测定滴定法》。与GB/T7698—200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和增加了部分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3版的第2章);——修改了分析用试剂和试验用水规定(见4.1,2003版的第4章);——修改了硫酸亚铁溶液加入量(见10.2.2,2003版的10.2.2);——附录B中内容调整至前言中(见前言,2003版的附录B)。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3196J975(2On)《工业用氢氧化钠碳酸盐含量的测定滴定法》,包括其技术勘误(1976.2.15修改单)。本标准与ISO3196:1975(2On)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的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3196:1975(2On)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本标准与ISO3196:1975(2On)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到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I)进行了标示,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在范围章中,增加了“b)和C)类样品因含有干扰成分,对分析步骤做适当的修改(见第10章)"。对特殊情况的提及;--在规范性引用文件章中,增加了引用标准GB/T60LGB/T603和GB/T6682o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在规范性引用文件章中,GB/T29643代替ISo3195o该国际标准已转化为我国标准;——测定装置中「平底(或圆底)双口烧瓶A”代替"烧瓶A”o方便操作;——结果计算章中,"碳酸盐含量以碳酸钠(Na2CO3)的质量分数m计,数值以%表示"代替"碳酸盐含量以二氧化碳(Co2)的质量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也作了相应的变化。为与产品标准协调一致;——修改了硫酸亚铁溶液加入量。提高可操作性;——增加了"允许差”章。消除误差,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本标准作了下列编辑性的修改:--“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本方法”一词改为"本标准";——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删除国际标准的封面和前言;——把国际标准的技术勘误并入正文中,并用垂直双线标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以指导使用;——以"物质的量浓度”代替“当量浓度”;——以"%”代替“g/kg"。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氯碱分会(SAC/TC63/SC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湄洲湾氯碱工业有限公司、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GB/T7698—2014山东阳煤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锦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富荣、许群立、叶乃义、邓华、马瑞敏、高炜、陈沛云、胡立明、田友利、张克俭。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7698—1987ΛGB∕T7698—2003O∏1GB/T7698—2014工业用氢氧化钠碳酸盐含量的测定滴定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氢氧化钠中碳酸盐含量测定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碳酸盐(以Na2CO3计)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0∙02%的产品。通过预试验,样品分为三类:a)不含硫化物和氯酸盐的样品。b)含硫化物的样品。本标准适用于硫化物(以NazS计)的质量分数小于0.1%的产品。c)含氯酸盐的样品。本标准适用于氯酸盐(以NaClO3计)的质量分数小于0.2%的产品。b)和C)类样品因含有干扰成分,对分析步骤做适当的修改(见第10章)。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603-2002,ISO6353-1:1982,NEQ)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ISO3696:1987,MOD)GB/T29643工业用氢氧化钠实验室样品和进行项目测定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