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那样“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由此可见()A.美洲的发现完全是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的印度C.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2.15世纪上半叶,葡萄牙的亨利王子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财力,创办航海学校培养人才,组织派遣人员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探险和贸易活动。以下开辟新航路历程中由葡萄牙政府支持取得的成果是()A.郑和船队多次抵达印度B.哥伦布船队发现美洲大陆C.迪亚士船队到达好望角D.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3.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稳定的,只是由于战争或歉收等才发生暂时的波动。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16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的物价比15世纪末平均上涨了4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2倍到2.5倍。这一变化()A.引起国力变化,巩固西葡霸主地位B.造成社会动荡,阻碍国际贸易交流C.促使社会分化,加速封建势力衰落D.推高金银价格,抑制商品经济发展4.1493年,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从北极到南极形成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以西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线以东则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这一史实主要可用来论证新航路开辟促成了()A.全球性国际秩序建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国际分工出现D.国际政治中心转移5.[2018·湖北荆州质检]“17世纪和18世纪末的荷兰人没有选择现代化道路。他们没有迷恋于持续的增长,也没有注重定向问题——成为‘西方理性主义专有的’标记的精神问题。他们却保持着经纪人的理想。”材料认为荷兰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是()A.海上贸易垄断权的丧失B.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C.过度扩张并卷入欧洲争斗D.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民族国家6.[2018·河北邯郸一模]据载,在整个18世纪,西欧从中国输入的茶叶翻了几倍,价值达到1.8亿两白银,其中英国人的消费占据了一半以上。推动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中国自然经济抑制了进口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C.清政府对对外贸易的重视D.西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二、非选择题7.近代欧美国家的崛起多与殖民扩张关系密切,但各国选择的发展道路又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荷兰人与海抗争的经历养成了荷兰人开放的性格,当时遭到迫害的天主教教徒移民到荷兰,带来了葡萄牙、西班牙的先进技术,也养成了荷兰人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包容,成为第一个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独立后的荷兰是欧洲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国家。为便利日益扩大的海上商业贸易,荷兰人勇于进行经济制度的创新,其最早创立了股份制、股份公司和股票交易所,并形成了近代的市场经济体制。然而在当时缺乏国际安全体系的情况下,商船往往成为各种海盗劫掠的目标。于是,荷兰发展起了规模巨大的商业船队和海军。——摘编自邱妍《浅析海洋与荷兰崛起》材料二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殖民贸易的鼎盛时期正是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时期。这说明离开殖民贸易提供的充足的资金和原料,英国工业革命便难以迅速完成。而工业革命的进展又为殖民贸易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保障。英国就是在殖民贸易和工业革命的相互促进中,日益富足起来。至18世纪80年代,英国在资本积累、工业投资以及金融等方面已超过西班牙、法国、葡萄牙等欧洲强国而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李德志《英国的殖民活动与日不落大帝国的崛起》(1)据材料一,指出荷兰推动海外贸易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荷兰对外扩张的成果。(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殖民扩张对英国的主要意义,简析英、荷两国崛起方式的异同。课时作业(二十五)1.C[解析]从材料中哥伦布“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那样‘黄金遍地,香料盈野’”可知,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反映出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所到达的新大陆经济状况的看法,没有体现发现美洲是一种历史偶然,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到达的新大陆经济状况不满意,不能体现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印度,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D项错误。2.C[解析]迪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