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独立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相结合方式初探容提要: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愈显重要。如何使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殿堂,成为了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思考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采用独立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相结合学习方式的有效性问题,以及此种学习方式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为学生的信息技术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尝试开发技巧》这一课的设计与实施,分析学生进行独立合作学习的若干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关键词:信息技术、独立性学习、合作性学习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独立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相结合方式初探信息技术课程是高中的一门必修课。信息技术教育已经不单纯是计算机技术训练,而是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培养的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培养学生具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能力。学生通过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比较熟练,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浓厚的兴趣,高中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能够进行独立学习,进行合作性学习需要一定培养训练。本文主要讨论学生独立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相结合方式的一些简单观点。一、独立性学习独立性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出发的,尊重学生独立性,这就意味着要满足学生在学习内容、时间、地点和形式上的自由选择,而且含有一系列新的学习观念。首先,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传统教学中,知识是由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传授给学生的,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独立学习则相反,知识是通过学生主动学习而获得的。其次,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取决于学生的需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应用上。再次,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不同情况,采用各种不同方式传授知识,以求得最佳效果。以学生为中心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应变能力。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化到独立地对不同学习内容的理解与寻求,因此,使学习整体内容在教师指导下成为具体化的对象。学习正是在自我指导中,获得了具有独立、具有自制力的学习,当学生水平达到较高程度时,学生的大部分学习可以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进行。独立性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的教学,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学习,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够给学生独立的空间,足够的活动机会的教学,那些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二、合作性学习合作学习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学习策略。它以小组为基本形式并具有以下特征:1.小组目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有共同的学习目标。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小组成员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努力完成共同的目标。一旦目标实现,全组成员一起受奖,体会成功的喜悦。2.个人责任小组成员必须完成自己承担的学习任务,同时也要帮助小组其他成员。既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又对小组同伴负责,个人的成功与小组的成功联系在一起。3.相互依赖小组成员必须相互依赖,互相帮助,否则小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小组成员之间的成功机会均等。4.交往互动合作学习非常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小组成员互相信任、共同探讨、资源共享,一起实现小组目标。师生之间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教师在课堂上充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协助者等角色。根据以上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以学习为主体,以活动形式来组织学生通过互动、合作来完成某一任务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共同合作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三、独立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相结合方式的几点建议。1、优化小组组合,营造学习氛围。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性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