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1中国的区域差异、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一、选择题(2012·上海地理·T21·2分)(十)“”宁夏回族自治区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出宁夏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1.“”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①地势平坦②光照资源丰富③降水丰沛④灌溉水源充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要把握以下两点:(1)“”明确塞上江南指的是宁夏平原。(2)“”“”体会护爱的含义,“”被贺兰山护着意味着风沙较少;“”黄河爱着意味着黄河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解析】选D。可逐项分析如下:项目内容分析结论①宁夏平原,地势平坦,便于农耕正确②该地区晴天多,光照资源丰富,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条件正确③图中等降水量线显示该地区降水量低于400毫米,降水稀少错误④有黄河流经,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正确2.(2012·上海地理·T22·2分)在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中,宁夏农业主要属于()A.游牧畜牧业B.牧场畜牧业C.旱作农业D.水田农业【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要把握以下两点:(1)“”宁夏农业指的是材料显示的宁夏主要农业区的农业,而不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畜牧业。(2)我国旱作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解析】选C。宁夏平原地区充分利用河流,发展灌溉农业,属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旱作农业。3.(2012·上海地理·T23·2分)宁夏地理环境自南向北的变化体现了()①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②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③农耕区向游牧区过渡④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过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要明确以下几点:(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2)干湿地区的分界线:干湿地区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200毫米等降水量线(3)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解析】选A。图中材料显示,宁夏地区地理环境自南向北的变化主要是受降水量的变化影响,降水量从高于400毫米逐渐过渡到低于200毫米,体现了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农耕区向游牧区过渡,宁夏地区完全在黄河流域内。二、非选择题4.(2012·•全国文综T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解题指南】解答该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分布地区,绿洲的灌溉条件和内陆地区的光照、热量优势等自然地理特征。棉花易运输、品质好、市场需求对新疆棉花生产的销售影响。(2)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说明该地劳动力不足。(3)【解析】第(1)题,水源是棉花生长的必要条件,因此棉区会沿绿洲分布,集中在盆地的边缘山麓地区。这些地区水源较充足,灌溉便利,光照时间较长,热量较充足,是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第(2)题,棉花质量较好,易于运输,铁路交通便利,是商品棉销售的有利条件。第(3)题,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劳动力短缺,制约商品棉的生产。第(4)题,扩大棉花种植面积,灌溉面积增大,导致内流河河流下游断流,加重土地盐碱化,水资源更加紧张,土地荒漠化加剧等问题。答案:(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4)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