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5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一、选择题(2012·上海地理·T3~4·4分)(二)“”上海宝钢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在韩国京畿道投资新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提供汽车板材仓储、剪切、配送等服务。1.“”宝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环境B.扩大市场C.降低运费D.输出技术2.为提高在国际钢铁市场上的竞争力,宝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降低钢铁生产能耗②建立境外铁矿石基地③加大产品研发投入④提高进口燃料比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组关键抓住以下两点:(1)“”要学会提炼题干信息,走出去战略是指走向哪里?干什么?(2)“”明确如何提高竞争力,就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解析】1选B,2选A。第1“题,宝钢到韩国投资建厂,主要是通过建设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提供汽车”板材仓储、剪切、配送等服务,来扩大其在韩国的市场。而与环境保护、输出技术无关。第2题,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项目内容分析结论①降低钢铁生产能耗,可以降低成本,可增强市场竞争力正确②建立境外铁矿石基地,可以保证充足的原料供应,稳定市场价格,以减轻市场价格波动产生的影响正确③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可增强市场竞争力正确④提高进口燃料比重,受国际市场波动性影响更大,增加生产成本,会导致市场竞争力降低错误(2012·重庆文综·T8~11·16分)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3~6题。3.上图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A.甲B.乙C.丙D.丁4.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A.节约土地资源B.原料有可再生性C.减少原料运输量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5.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A.西北高东南低B.东高西低C.中间高四周低D.南高北低6.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A.地下水B.大气降水C.湖泊水D.冰雪融水【解题指南】结合经纬度和区域轮廓确定正确的区位是关键,同时要认真阅读文字材料,了解木薯的生长习性;通过图例判断河流的流向。【解析】3选D,4选B,5选A,6选B。第3题,由文字材料可知木薯喜高温、不耐霜雪,根据年平均气温等值线的分布,可知丁处温度最高,所以丁处最适宜种植木薯。第4题,木薯属于生物资源,其种植需要大量的土地。生产1吨乙醇需要7.5吨鲜木薯,所以运输量较大,也不宜于长期储存。木薯属于生物资源,其生长具有周期性,所以可以再生。第5题,由图中信息可知,河流大体从西北流向东南,所以地势总体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第6题,该省级行政区是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河流的主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二、非选择题(2012·上海地理·T30~34·15分)(十三)阅读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先导产业。经济地理学中的重心理论是借鉴物理学的重心概念发展起来的、研究经济空间格局演进的一种重要方法。高新技术产业重心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中的某一点,它可以反映一定区域内各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该点所处于的平衡状态。一般来说,某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高,重心就偏向那个方向。经济重心亦然。7.1995年至2009年期间,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分别呈现什么趋向?8.概括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9.简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形成的区位条件。10.研究发现,2005年至2007年经济重心总体向西移动,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在其后2007年至2009年总体也呈现出向西移动;2006年至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先向北后向南移动,经济重心在其后的2007年至2009年也出现先向北后向南移动。根据这两个事实分别说明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牵引关系。11.近十年来,经济重心与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空间移动特点与我国推出的重大区域开发战略相关。列举一项我国重大区域开发战略。【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组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1)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