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反四:谢谢主席。大家好。的确呀,辩论是对于语言和文字的玩味。今天呢,我们也很欣赏对方四位同学玩味的能力。然而请问大家了,玩味的前提究竟是什么?是对于基本的概念有一个规范,有一个标准。今天这样一本最权威的《汉语大辞典》中告诉大家,“万”字一共有九种意思,五种是名词,一种是数词,还有三种分别代表极大的,极度的,极多的。因此今天我方只需要证明,钱产生了这个世界上种类繁复,数量极多的罪恶,我方的观点就可以得到证明。而对方同学今天告诉大家,我方要证明钱产生了世界上一切的,微小的,琐碎的,细微的罪恶。这是不是有一点“纸糊的月亮当太阳——偷天换日”的嫌疑呢?(掌声)而且我还要提醒大家,《辞海》是一本辞书,而“万恶之源”是一个短语。一个短语居然能在《辞海》里面出现,这是不是有些奇怪呢?总结对方同学今天的观点,其实无非是说恶源于人的内心,源于人的本性。可是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才是人的本性呢?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有下也。”我们人都有是非、恻隐、恭敬、羞辱之四端,这才是本心,这才是本性。当心中有了恶念,就像是清澈的湖水里泛起了污秽。这污秽之源到底是湖水本身呢,还是外部的杂质呢?外在诱惑就是我们人心中的杂质,而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则是这种种外部诱惑的抽象化身,所以我们才说钱是万恶之源。的确,是人类创造了钱,然而金钱的魔力却又使人们拜倒在它的脚下。当我们善良的本心被金钱所异化时,对方同学却把这被异化的本心当做了罪恶之源,这是不是有些欲加之罪呢?的确,金钱是人类的创造物,然而当我们发现这一个创造物能够购买到世界上一切的物质财富,染及人类最纯洁的灵魂时,它还仅仅只是一个创造物、一个工具那么的简单吗?当我们发现金钱反过来异化人的本性,奴役人的自由时,对方同学还能够否认钱是万恶之源吗?事实胜于雄辩。今天,我们一起在历史中回顾金钱如何腐蚀了强大的罗马帝国和中世纪的天主教会,这个时候对方同学告诉大家,钱不是万恶之源;我们一起在现实中看到了,走私、贩毒、战争、有组织犯罪如何都是因为金钱而生,对方同学仍然告诉大家,钱不是万恶之源;我们一起看到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都在对于金钱的追求之中充满着血腥、暴力、仇恨与背叛的同时,对方同学仍然告诉大家,钱不是万恶之源。此刻,就在对方辩友侃侃而谈为金钱进行辩护的同时,我们不知道在金钱魔杖的运转之下,又有多少奸商一夜暴富,有多少暴徒挺而走险。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用闪闪发光的黄金去引诱那些原本纯朴、善良的灵魂,又有多少灵魂在金钱的引诱之下一步一步走向堕落的深渊。面对着这一切的一切,我们不能不觉察到金(时间警示)钱光辉背后罪恶的阴影,我们不能不聆听到金钱喧嚣声中良知的呻吟。是的,钱是万恶之源。然而,万恶之源本身并不是恶。只要我们发扬自身的理性和良知,在历史的天平上,钱仍然有自己应该有的位置,在这个恶之源,同样可以开放出美丽的善之花。的确,总有一种力量能让我们迷失本性,那是金钱无所不能的魔力。然而,同时也有一种力量让我们返回本心,那是我们心中永恒不灭的人性之光。谢谢。正方四辩:首先让我先针对对方辩友所犯下的几个错误加以纠正:对方辩友的一个论点是贪欲是万恶之源,可是每个人都有贪欲,为什么有的人就犯下了滔天罪行,而有的人却能循规蹈矩,那还不是因为每个人面前的现实物质利益不同嘛,对方辩友又要说了,这是每个人的道德水准不同,可是马克吐温说了金钱是一种毒害,它侵入人的品德的血肉和骨髓,一个道德水准高的人尚且可以臣服在金钱的巨大的诱惑下,这还不够说明金钱是恶之源吗?对方辩友说要将责任归因于人的主观行为上,这点我方并不完全否认,可是人同时具有善念与恶念对方想必不会否认吧,追求更好更富裕的生活是所有人类的本性对方更加不会否认吧,那么是什么让人的恶念压制住了善念呢?还不是利益嘛。对方辩友明显忽略了一个事实前提,那就是人的心会变,人的欲望是逐渐膨胀起来的。这点我会在后面论述。接下来,请允许我再次强调我方观点。钱作为一种一切商品经济行为顺利进行的必要媒介,它是价值交换的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