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学案例4-5 人工天河——红旗渠VIP免费

教学案例4-5 人工天河——红旗渠_第1页
教学案例4-5 人工天河——红旗渠_第2页
教学案例4-5 人工天河——红旗渠_第3页
教学案例4-5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人林工程,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当代万里长城”,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10年余。它以浊漳河为源,在山西省境内的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设坝截流,将漳河水引入林州。在极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参加修渠的干部民工每天每人只有0.5公斤原粮,1.5公斤蔬菜),林州人民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没有经济、物料自己筹,不会技术干中学,知难而进,10万“大军”坚持苦干10个春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250座山头,架设了152座渡槽,开凿了211个隧洞,用工4000多万个,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红旗渠总干渠高4.3米广宽8米,长70.6公里,设计加大流量23立方米/秒。至分水岭分为三条干渠,直贯腹地,纵横林州。一干渠长39.7公里,二干渠长47.6公里,三干渠长10.9公里。整个灌区范围内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长304.1公里;支渠51条,长524.1公里,斗渠290条,长697.3公里,共计总长1525.6公里,加农渠长度达4013.6公里;沿渠共建有“长藤结瓜”式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5座,提灌站45个,共计兴利库容6000余立方米。利用渠水自然落差,兴建中、小型水力发电站80多座,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一条龙配套的大型体系和灌区。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州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56.?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人工天河——红旗渠”是新中国林州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的一面旗帜,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史无前例的一大杰作,它不仅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是广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此工程中,林州人民体现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美德和感人精神,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赞扬,也受到了世人的称赞并被广为传颂,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现名林州)红旗渠”。建渠以来,先后有世界五大洲119个国家和地区的11300多人前来参观访问。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央有关部、委负责同志也先后陪同外国元首到林县参观视察,红旗渠享誉海内外。1996年6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到红旗渠视察时说:“林县人民了不起,红旗渠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典范,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可以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他亲笔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把红旗渠精神称为“中华魂”、“民族魂”。红旗渠于1996年被定为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思考:1.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史无前例的一大杰作。经过改造后红旗渠给林州人民带来了哪些益处?如何理解“人工天河”的说法?2.在建设红旗渠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实践活动是如何发挥的?这表明了什么哲学原理?谈谈你对这一哲学原理的理解。3.红旗渠不仅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所产生的宝贵的红旗渠精神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和影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