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着重概念):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显晶质:借助于肉眼或一般放大镜能分辨出结晶颗粒者。。隐晶质:用一般放大镜无法分辨出结晶颗粒者。非晶质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不作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本质性的区别:晶体既具短程有序(近程规律),也具长程有序(远程规律);。非晶质体、液体只有近程规律,而无远程规律;气体既无远程规律,也无近程规律。准晶体:是内部质点的排布具长程有序(远程规律),但不具有三维周期性重复的格子构造的固体。。。空间格子:表示晶体内部结构中质点在周期性重复规律的三维无限的几何图形。相当点(等同点):在晶体结构中的位置及环境均完全相同的点。结点:空间格子中的点,代表晶体结构中的相当点,为几何点。行列:分布在同一直线上的结点即构成一个行列。结点间距:行列上相邻两结点间的距离。注意:同一行列上及相互平行的行列上的结点间距必定相等。面网:连接分布在同一平面内的结点构成一个面网。面网密度:面网上单位面积内的结点数。面网间距:相互平行的相邻两面网间的垂直距离。平行六面体:空间格子可被三组相交的行列划分出一个最小重复单位。晶胞:实际晶体结构中划分出的最小组成单位。。晶胞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其三个彼此相交的行列(X、Y、Z)上的结点间距(a0、b0、c0)及其间的夹角(α、β、γ,其中α=Y∧Z,β=X∧Z,γ=X∧Y)。α、β、γ和a0、b0、c0合称为晶胞参数。晶体的基本性质:1,自限性:晶体在自由空间中生长时,能自发地形成封闭的凸几何多面体外形2,均一性:同一晶体的任一部位的性质都是相同的,为晶体均一性。。非晶质体也具均一性,但它是宏观统计、平均近似的,称为统计均一性。液体和气体也具有统计均一性。3,异向性:晶体的性质随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注意:1)晶体乃是一种均一的各向异性体。2)非晶质体一般表现为等向性,其性质一般不随方向而改变。3)晶体具异向性,并不排斥在某些特定的方向上的性质相同。4,对称性:晶体的相同部分(如外形上的相同晶面、晶棱或角顶,内部结构中的相同面网、行列或质点等)或性质,能够在不同的方向或位置上有规律地重复出现。5,最小内能性:在相同的热力学条件下,与同种化学成分的非晶质体、液体及气体相比,以晶体的内能为最小。物质结晶时发生放热反应,而破坏晶格时则发生吸热反应。6,稳定性:在相同的热力学条件下,对于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以不同的物理状态存在时,其中以结晶状态最为稳定。晶体的稳定性是晶体具有最小内能性的必然结果。。非晶质体不稳定,或仅是准稳定的,有自发地转变为晶体的必然趋势。结晶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晶体的发生、成长、变化,及其人工合成;2)研究晶体的几何外形、内部结构,及其规律性和不完善性;3)研究晶体的物理性质,及其机理和利用;4)研究晶体的成分、结构和性质之间关系的规律性等。第二章(大致了解):歪晶:偏离本身理想晶形的晶体。面角:晶面法线间的夹角(其数值等于相应晶面间夹角之补角)。面角守恒定律(斯丹诺定律):同种晶体之间,对应晶面间的夹角恒等。极射赤平投影:以赤道平面为投影面,以南北极为目测点(视点),将球面上的各个点、线进行投影。晶体中晶面的球面投影:晶面法线与投影球面的交点即为该晶面的球面投影点。晶棱、对称轴、晶带轴、结晶轴、双晶轴等各种直线方向的投影:首先将直线平移至通过投影球球心,再延长使其与球面相交于两点,即为该直线方向的一对球面投影点。对称面、双晶接合面、双晶面等平面的投影:首先将平面平移,使其通过投影中心,再延展之,与球面相截成一个大圆,即为该平面的球面投影。晶面之球面投影点在球面上的方位可以用:极距角ρ和方位角φ来确定。也称极坐标。极距角(ρ):投影轴与晶面法线间的夹角,亦即球面投影点与北极(N)之间的弧角。方位角(φ):包含该晶面法线的子午面与零子午面(φ=0º)之间的夹角。球面投影转换为极射赤平投影:以南极S(或北极N)作目测点,将球面上的各点、线投影于赤道平面上。即:由南极S(或北极N)向球面上的投影点作连线,其与赤道平面的交点便是该球面投影点的极射赤...